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出自唐朝杜甫的《百忧集行》
- 原文赏析:
-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 拼音解读:
- yì nián shí wǔ xīn shàng hái ,jiàn rú huáng dú zǒu fù lái 。
tíng qián bā yuè lí zǎo shú ,yī rì shàng shù néng qiān huí 。
jí jīn shū hū yǐ wǔ shí ,zuò wò zhī duō shǎo háng lì 。
qiáng jiāng xiào yǔ gòng zhǔ rén ,bēi jiàn shēng yá bǎi yōu jí 。
rù mén yī jiù sì bì kōng ,lǎo qī dǔ wǒ yán sè tóng 。
chī ér bú zhī fù zǐ lǐ ,jiào nù suǒ fàn tí mén d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详情
相关赏析
-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从诗中可以同时看到他少年生活的一个片断。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生动的写照。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杜诗镜铨》卷八)。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少年杜甫“心尚孩”,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着。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详情
作者介绍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详情
杜甫的诗词
-
- 春日忆李白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武侯庙
- 禹庙(秋风落日斜)
- 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 成都府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岁晏行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 宿赞公房
唐朝名人推荐
-
- 怀濬
- 李得
- 张旭
- 张祜
- 欧阳彬
- 奥敦周卿
- 顾况
- 刘庭琦
- 鱼玄机
- 崔信明
- 百忧集行原文,百忧集行翻译,百忧集行赏析,百忧集行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