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出自宋朝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原文赏析: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 拼音解读:
-
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
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nà tōng :nǎ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译文及注释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注释 …详情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详情 -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又号遁翁、沧州病叟,自称云谷老人。婺源(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江西)人,寓建阳(今属福建)之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主泉州同安簿。淳熙五年(1178),除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历江西提刑,召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朝,除知漳州。宁宗初,除焕章阁待制、侍讲,旋以本职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落职罢祠。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庆元六年卒,年七十一。嘉定初,谥「文」。《宋史》有传。事迹另见黄榦所撰行状…详情
-
-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 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
-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 七绝(少年易老学难成)
- 读书要三到
- 读书要三到
-
- 洪咨夔
- 蒋兴祖女
- 黄孝迈
- 曹邍
- 张先
- 汪元量
- 僧仲殊
- 刘弇
- 保暹(xiān)
- 曹勋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原文,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翻译,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赏析,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阅读答案,出自朱熹的作品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朱熹的诗词
宋朝名人推荐
名句类别
- 「人生」
朱熹的诗词
-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 《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
-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 《七绝(少年易老学难成)》
- 《读书要三到》
- 《读书要三到》
热门名句
-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
-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
-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