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原文: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1] 。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2] 。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3] 。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4];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座[5] 。
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6];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7] 。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8] 。
吁嗟身后名[9],于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10] 。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拼音解读:
- 【yuàn shī chǔ diào shì páng zhǔ bù dèng zhì zhōng 】
tiān dào yōu qiě yuǎn ,guǐ shén máng mèi rán [1] 。
jié fā niàn shàn shì ,mǐn miǎn liù jiǔ nián [2] 。
ruò guàn féng shì zǔ ,shǐ shì sàng qí piān [3] 。
yán huǒ lǚ fén rú ,míng yù zì zhōng tián [4];
fēng yǔ zòng héng zhì ,shōu liǎn bú yíng zuò [5] 。
xià rì bào zhǎng jī ,hán yè wú bèi mián [6];
zào xī sī jī míng ,jí chén yuàn wū qiān [7] 。
zài jǐ hé yuàn tiān ,lí yōu qī mù qián [8] 。
yù jiē shēn hòu míng [9],yú wǒ ruò fú yān 。
kāng kǎi dú bēi gē ,zhōng qī xìn wéi xián [10]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相关赏析
-
作者介绍
-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便使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年时期为饥寒所迫,曾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时期完全过着躬耕的生活。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两篇。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即所谓「田园诗」。这些诗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对污浊现实的憎恶和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正象鲁迅所说:「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不但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他歌咏了那些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失败而不屈的英雄,赞扬了那些壮烈牺牲的人物。当然,他的作品也明显流露了消极的乐天知命和人生无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颓废没落情绪。他的诗的风格平淡、自然,语言简洁、含蓄,浑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陶渊明作品的注本,今存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另外,有比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
陶渊明的诗词
-
-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 形赠神(天地长不没)
- 移居(春秋多佳日)
-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 读山海经·其十
- 读山海经·其一
- 饮酒(幽兰生前庭)
- 杂诗(人生无根蒂)
- 咏荆轲
- 杂诗(代耕本非望)
魏晋诗词推荐
-
- 咏怀(独坐空堂上)
-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 雁儿落带得胜令·饮中闲咏
- 猛虎行
- 时运(迈迈时运)
- 青阳渡
-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 赠白马王彪(并序)
- 己酉岁九月九日
- 陈情表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原文,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翻译,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赏析,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阅读答案,出自陶渊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