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子(二之二)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甘草子(二之二)原文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甘草子(二之二)拼音解读
qiū jìn 。yè jiǎn hóng xiāo ,qì jú yí jīn fěn 。yàn zì yī háng lái ,hái yǒu biān tíng xìn 。
piāo sàn lù huá qīng fēng jǐn 。dòng cuì mù 、xiǎo hán yóu nèn 。zhōng jiǔ cán zhuāng yōng zhěng dùn 。jù liǎng méi lí hè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

柳永的诗词

  • 笛家弄(花发西园)
  • 燕归梁(平调)
  • 长寿乐(平调)
  • 临江仙引·上国
  • 迷仙引(才过笄年)
  • 木兰花(海棠·三之二·林钟商)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阳台路(林钟商)
  • 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
  • 宋代诗词推荐

  • 转调踏莎行(路宜人生日)
  • 好事近(别傅丈)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罗敷歌(丑奴儿)
  •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 水龙吟(寄兴)
  • 醉落魄(生日自戏)
  • 卜算子(和兴国守周少隐饯别万山堂)
  • 水龙吟(为放翁寿)
  •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 甘草子(二之二)原文,甘草子(二之二)翻译,甘草子(二之二)赏析,甘草子(二之二)阅读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

    诗词类别

    柳永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