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乐(平调)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长寿乐(平调)原文
尤红殢翠。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解严妆巧笑,取次言谈成娇媚。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情渐美。算好把、夕雨朝云相继,便是仙禁春深,御炉香袅,临轩亲试。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时、等著回来贺喜。好生地。剩与我儿利市。
长寿乐(平调)拼音解读
yóu hóng tì cuì 。jìn rì lái 、dǒu bǎ kuáng xīn qiān xì 。luó qǐ cóng zhōng ,shēng gē yàn shàng ,yǒu gè rén rén kě yì 。jiě yán zhuāng qiǎo xiào ,qǔ cì yán tán chéng jiāo mèi 。zhī jǐ dù 、mì yuē qín lóu jìn zuì 。réng xié shǒu ,juàn liàn xiāng qīn xiù bèi 。
qíng jiàn měi 。suàn hǎo bǎ 、xī yǔ cháo yún xiàng jì ,biàn shì xiān jìn chūn shēn ,yù lú xiāng niǎo ,lín xuān qīn shì 。duì tiān yán zhǐ chǐ ,dìng rán kuí jiǎ dēng gāo dì 。děng nín shí 、děng zhe huí lái hè xǐ 。hǎo shēng dì 。shèng yǔ wǒ ér lì s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

柳永的诗词

  • 《安公子》柳永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 尾犯(夜雨滴空阶)
  • 洞仙歌
  • 迷神引(仙吕调)
  • 菊花新(中吕调)
  • 甘草子·秋暮
  • 锦堂春(林钟商)
  • 归去来(中吕调)
  •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阳台路(林钟商)
  • 宋代诗词推荐

  • 朝中措(和欧阳公韵)
  • 绮寮怨
  • 蓦山溪(春情)
  • 最高楼(催春)
  • 春声碎(南浦送别自度腔)
  • 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
  • 行香子(山居客至)
  • 好事近(子权携酒与弟侄相访作)
  • 玉楼春(落花)
  • 行香子(冬思)
  • 长寿乐(平调)原文,长寿乐(平调)翻译,长寿乐(平调)赏析,长寿乐(平调)阅读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

    诗词类别

    柳永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