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朝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原文:
-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拼音解读:
- dàn dàng chūn guāng hán shí tiān 。yù lú shěn shuǐ niǎo cán yān 。mèng huí shān zhěn yǐn huā diàn 。
hǎi yàn wèi lái rén dòu cǎo ,jiāng méi yǐ guò liǔ shēng mián 。huáng hūn shū yǔ shī qiū qi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清明时节,春光满地,熏风洋洋。 玉炉中的残烟依旧飘送出醉人的清香。 午睡醒来,头戴的花钿落在枕边床上。海外的燕子还未归来,邻家儿女们在玩斗草游戏。 江边的梅子已落了,绵绵的柳絮…详情
相关赏析
-
这首《浣溪沙》当是词人的前期之作。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以大家闺秀身分出现的,与此相称的,便是在她前期词作中表露出来的文雅、高贵气度。这种气度又是通过词人细腻丰富的感情,优雅含蓄的笔…详情
作者介绍
- 李清照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其词创为「易安体」,为宋词一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李清照的诗词
-
- 点绛唇(寂寞深闺)
-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 行香子·七夕
-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朝诗词推荐
-
- 生查子(一分残酒霞)
- 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
- 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
-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 麻痘精品国广7714-麻痘精品国广7714绅士版下载v8.30.2
-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 调笑令(辇路)
-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 袁州州学记
- 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
-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原文,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翻译,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赏析,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阅读答案,出自李清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