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正文内容

玉合记记中有哪些人物(玉合记原文)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玉合记记中有哪些人物,以及玉合记原文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宣城历史上出现了哪些名人?

这儿只列出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所影响的人物。

宣州区:

陶谦,三国丹阳郡人(今宣城),徐州太守,三让徐州的主人公。

梅荛臣,被举为宋代诗歌开山祖,和欧阳修齐名。

周紫芝 (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一)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一)、(三)、(四),《西江月》(二)、(五)、(七),《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

贡师泰,1298-1362年,元进士,字泰甫,宁国府之宣城人。父奎,以文学名家,延佑、至治间,官京师,为集贤直学士,卒,谥文靖。师泰早肄业国子学为诸生。泰定四年,释褐出身,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作有《诗经补注》《玩斋集》等。

梅鼎祚,明代戏曲家,宣城人,代表作《玉合记》为昆山派扛鼎之作,汤显祖好友。

沈有容,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人,出身儒门,但自幼好兵略,后投笔从戎,成了有名的勇将。经过一番部署之后,万历三十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l603年1月8日),沈有容直捣窜入台湾的倭寇 巢穴,全部加以歼灭。“神兵飞出鬼不觉,谈笑成功人始知”。由于在平倭中沈有容屡建战功,颇有名声,就被调到泉州任都司。在这期间,他参加了抗荷斗争。明朝福建当局抽调50艘战船,开到澎湖,同时派出“政令都司”沈有容为代表,晓谕荷兰侵略者,先礼后兵。1604年11月18日,沈有容到澎湖同荷兰侵略军头目韦麻郎谈判。在谈判桌上,他伸张正义,以“舌枪唇剑”,据理力争,声韵雄朗,意气磊落,大长中华民族志气。荷兰侵略者理屈词穷,狼狈不堪,便恼羞成怒,拔剑示威说:“中国兵船到此,想似要与我等相杀,就与相杀如何?”沈有容听了怒不可遏,厉声说道:“中国甚惯杀赋,尔等既说为商,故尔代客,尔何言战斗?想是原怀作反之意,尔来睹天朝兵威耶!汝等不听说过?我破倭海上,海水尽赤。吾不忍看汝等步倭之后尘啊!”荷兰侵略者再不敢言语,面色如土,灰溜溜地从强占近4个月的澎湖撤退。沈有容不费一枪一弹,把荷兰侵略者赶出去,保卫了澎湖。后来在澎湖的马公岛上的“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的碑刻,就是为此而立的。

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

他善诗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画有《黄山纪游》册。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他笔下的黄山,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他长期深入黄山。多写生黄山真景。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驰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与莱阳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又与同邑高咏友善,据东南词坛者数十年,号为“宣城体”。著有《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学余堂诗集》五十卷,旧章回小说《施公案》主人公。

梅光迪 (1890—1945),字迪生、觐庄,安徽宣城人。1911年赴美留学,先在西北大学,后到哈佛大学专攻文学。1920年回国任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1921年任东南大学洋文系主任。创办《学衡》杂志。1924年去美国讲学。1927年回国后任中央大学(即原来的东南大学)代理文学院院长。后又去美国哈佛大学工作。1936年任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兼外国文学系主任。1939年文理学院分开,任文学院院长。1945年在贵阳去世。

宁国:

任新民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中共党员,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在华东军区军事科学研究室任研究员。1952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56年8月参加筹建国防部五院的工作,历任总体室主任、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七机部副部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部高级技术顾问。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他相继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的多种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工作。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中,作为首区总指挥,协助领导和指挥了这一重大的飞行试验任务。组织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保证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获得成功。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广德(含郎溪):

吴均,南朝诗人,诗集 - 包含《战城南》、《入关》、《雉子班》、《梅花落》、《城上乌》、《从军行》等。

张光藻,字翰泉, 安徽广德人。 清咸丰六年( 1856年)进士。历任曲周、望都、完县、邢台等县知 县,正定府知府。清廉自守,刚正不阿,能体察民情, 官声斐然。同治九年(1870年)二月任天津府知府。

一八六0年, 清廷与英法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 北京条约》以后,天津被开为商埠,帝国主义列强和 宗教势力侵入天津。法国在望海楼设立天主教堂,又 打着“慈善”的幌子在东关设立仁慈堂。纵容教徒横 行,倚势欺压人民,与百姓积怨甚深。

张光藻到天津后,即遇上了外国兵舰撞翻天津渔 船,和法国人在通衢驰马,踩死百姓的案件。张光藻 虽明知在当时情势下,“事涉外夷”,案件棘手,但 他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据理力争,能替人民讲话,因 而得到舆论的好评。

不久,天津府所辖各地连续发生迷失幼儿的案件 多起,纷纷传闻是被洋人拐去挖眼制药。恰在此时, 法国仁慈堂收养的中国幼儿,因遭虐待而大批死亡。 仁慈堂的主事者为掩人耳目,即趁黑夜将幼儿尸体送 至荒郊埋葬,因掩埋草率,被野狗刨出棺木,竟是一 棺数尸。群众闻讯大哗,认定是洋人杀害幼儿制药的 罪证,于是抬着棺木至天津府喊冤。张光藻为辨明事 实,旋即派干员缉凶。数日后,捕获拐匪张拴、郭拐 二名。张光藻亲自审讯,拐匪供认不讳,旋即就地正 法,民心得以稍安。在人民心目中,张光藻已是“能 为百姓作主的好官”。

同年四月,女拐武兰珍在作案现场被群众捕获, 扭送至天津府,张光藻又连夜审讯。据武兰珍供称: 迷拐幼儿是天主堂管事王三指使,迷药也是王三所给。 由于案件牵涉教堂,张光藻即会同清廷通商大臣崇厚, 向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交涉,婉言约请丰大业至教 堂查询,有否王三其人。谁知丰大业暴戾成性,态度 倨傲,根本不把中国官府放在眼下,不仅横蛮无理, 甚至纵仆行凶。崇厚媚外怕事,以“和睦邦交”为借 口,主张“息事宁人”。张光藻则认为“委屈求全, 何以立国!坚决主张会同天津县亲往教堂查询,若果 有王三其人,定当正以国法,以平民愤。

五月二十三日(阴历),“张大人要查教堂”的 消息不胫而走,民情振奋,蜂涌至教堂外围观。崇厚 惧民心有变,迅即调派兵丁前往弹压。天津的教民们 为给教堂助威,也聚集教徒多人与群众对峙,情势十 分紧张。丰大业闻讯,带领武装巡捕,匆匆赶到,恰 遇天津知县刘杰,扬手一枪,击中刘杰的亲随宝升。 围观群众见洋人在众目睽睽下开枪杀人,愤怒到极点。 一人喊打,众人齐上,当场打死了丰大业!怒火填膺 的天津人民一不做,二不休,又鸣锣聚众,分头冲进 望海楼教堂和东关仁慈堂,见洋人就杀,见教徒就打; 尚且不能泄愤,最后烧毁了望海楼。在火光熊熊,人 心大快。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

“教案”发生后,清政府吓破了胆,火速派直隶 总督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曾国藩在主子面前是癞皮狗, 在人民面前却是刽子手。他到天津后,首先将张光藻 和刘杰革职,向外夷献媚。可法国公使罗淑亚不领情, 一面将兵舰调至大沽口示威,一面提出数十条苛刻条 件。赔款、重建教堂不算:还要张光藻的人头给丰大 业抵命,一口咬定张光藻是“唆使刁民行凶”的罪魁 祸首,坚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曾国藩虽是号称杀人如剃头的“曾剃头”,但他 还不敢杀张光藻。他知道张光藻在天津深得民心,杀 了张光藻不仅会遭万人唾骂,甚至会因此身败名裂。 此案拖到九月,经曾国藩与他身边的智囊、幕傣反复 磋商,又与罗淑亚多次“协议”,才给张光藻定了个 “临阵失于弹压,事后不能缉凶”的罪名,充军发配 到黑龙江。又以“无供定罪,变通办理”的毒辣手段, 将十六名天津义民作了牺牲品。

张光藻蒙冤谪戍,天下人却深表同情。在北戍途 中,沿途都有素不相识群众担食携酒来迎送。夜晚投 宿,旅店主人听说是“天津张大人”,不但拒收饭金, 临行还馈赠礼品。甚至远在百里外的群众听说张光藻 要路经此地,举家赶来慰问。到黑龙江后,“天高皇 帝远”,当地官民都没有把他当“罪官”看待,而且 优礼相加。

张光藻有感于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北戍途中和戍 所作了几百首诗,荟集成上下二册,时而题名《北戍 草》.这些诗篇都是发抒作者胸臆之作。有对人民的 感激之情,有对流放生活的描述,更多的是愤世嫉俗, 忧国忧民的慨叹。如七律《庚午九月十一日定谳奉发 黑龙江效力》诗中,就直接发泄了胸中的忿懑:

“五月秋曹对簿来,罪干严谴众人哀。

和戎暂变萧何律,御敌谁为寇准才?

万里独行榆塞远,一樽共饯菊花开;

荷戈绝域男儿事,不用思家首重回。”

“和戎暂变萧何律”骂的是曾国藩媚外辱国, 杀 戮无辜人民,连祖宗的国法都不顾了;“御敌谁为寇 准才”则叹的是国家缺少寇准这样的人才。“荷戈绝 域男儿事,不用思家首重回”分明是诗人未因蒙冤而 丧志气馁,还在勉励自己。一个封建官吏,有此胸怀, 也是难能可贵的。

《北戍草》中的《义鸡行》,可以说是一篇讽喻 诗。诗前有小序云:

“李公雨苍寓馆畜二鸡,一雌一雄,饮啄栖止若 夫妇。雌每卵,辄为犬所攘食,雄乃为雌守护,犬弗 敢近。一日,雄又卵,雄偶弗在,犬突然噬之,卵未 出而雌毙。雄归与犬斗,啄盲犬目,犬亦随毙。李公 以为不祥,竟杀是鸡。予闻而伤之,作《义鸡行》。”

“......古称五德良不愧,禽类无如鸡品高。

冲锋陷阵不畏死,古来烈士皆如此。

一鸡犹解报私仇,愧杀世间庸懦子。

此事若以法律言,一命一抵犬非冤。

纵援擅杀律科断,罪有可恕情可原。

不图李公意见左,操兵一割毅然果。

犬戕鸡命不责偿,鸡复犬仇竟反坐。

我闻此事心不平,为鸡报冤代鸡鸣。

中夜起舞发长叹,万鸡一齐号五更。......”

鸡能把犬啄死,岂非奇闻?作者显然是借题发挥, 另有所指。他是在替“天津教案”中的无辜冤鸡不平! 另一方面,他还在憧憬着一个“万鸡一齐号五更”的 光明世界!

一九七二年(同治十一年),在全国舆论的压力 下,张光藻被减刑释回。从此,他无官一身轻,得以 畅游名山胜迹,寄情古刹园林,进一层体察到民间疾 苦。他在广德城内只住了一段时间,经常关心家乡的 公益事业,对独山煤矿的开采,城内古迹的保护,提 过不少建议。以后又到浙江湖州寓住,结识了布衣丁 宝书,经常在一起谈论文,评论时政。同是天涯沦落 人,交谊甚厚。

一八八0年(光绪六年)春,张光藻在友人赞助 下,将《北戍草》镌板付印,并写了一篇《序》。其 中说到:“......津门之役,距今十年矣。偶一思及, 尚有余痛,岂为一官之去就,一身之荣辱计哉!江河 日下,大局如斯,忧愤孤衷,不能自己。留此一篇, 聊以质当世之知我者。”一个被罢官的庶民,竟敢发 出“江河日下,大局如斯”的议论,直指封建王朝, 其性格之刚劲耿直,可见一斑。

同年冬,张光藻曾多次谒见广德直隶州知州胡有 诚,诚建议重修《广德州志》,并上书云:“《州志》 自乾隆壬子州守胡君修后,道光丁未州守裕君续补, 笔墨虽不及胡君,而嘉庆道光间事,幸赖以传。迄今 八十余年,续修此其时也。况今客民麇集,土著调零, 数十年间,诸父老犹有能传其轶事者,倘迟迟又久, 文献无征,几不可问矣!......”

当时广德在太平天国战后,又发生过瘟疫,全州 三十六万人口(包括所辖建平县)只剩下六千余人, 以后号如移民垦殖,经济才得复苏,张光藻说:“客 民麇集,土著凋零”就是指此。所以胡有诚采纳了张 光藻意见,重修州志。以张光藻为总理,并由张推荐 丁宝书为纂修,还组成了二十八人的编修班子,历时 一年,于光绪七年告竣。这部《州志》计六十半,分 装二十册,其中按语广征博引,查证核对,详实地订 正了以前各志的舛误。但张光藻在《人物志》中却没 有列出自己,仅在《选举志》的“进士”栏内“援例” 写了有关自己的几十个字。光绪十年,他又主修了《 祠山志》。

诗集《北戍草》的后面, 还附录了一篇张光藻写 的《同治庚午年津案始末》,详细阐述了“天津教案” 的前因后果,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六三年春,笔 者和广德花鼓戏剧团导演彭斯神福君合作的历史剧《 津门怒潮》,就是依据这一资料,参照其他史料编写 的。

《安徽历史述要》的作者李则纲教授,称赞张光 藻是“封建官吏中比较有血气的人物”,有些资料还 说他是“站在人民一边,敢于反对帝国主义的英杰。” 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清史稿》上无传,连生卒年 月也不清楚。书至此,不禁搁笔唏嘘!

泾县:

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中共创始人。

吴组缃(1908.4.5- )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

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在芜湖五中念书时曾编辑学生会创办的文艺周刊《赭

山》,并开始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诗文。

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32年创作小说《官官的补品》,

获得成功。1934年创作《一千八百担》。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

1935年中断学习,应聘担任了冯玉祥的家庭教师及秘书。1938年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

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协会理事。抗战时期创作长篇小说《鸭咀涝》。1946年至1947年间

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

大学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任《红楼梦》研究会会长。

包世臣(1775-1855) 字慎伯,晚号倦翁,安徽迳县人,迳县古名安吴,人亦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举人,后任江西新喻知县。他是邓石如的得意弟子。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然而他的书法作品并非如自诩的那样不可一世,他的草书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过他的《小草诗册》却很有特色,确有集碑贴于一人之感。如果说包世臣的书法称不上是第一流的,那么他的书论确是第一流的。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倡导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学思想的经典之一。

吴玉如(1898-1982)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字家琭,后以字行。1898年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村,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汉族。

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后入北京大学预科,又转入朝阳大学,因丁先祖忧而辍学。1916年,曾远赴吉林、哈尔滨一带谋生。1921年以后历任黑龙江交涉局秘书、中东铁路局监事会秘书、北京烟酒督办公署秘书、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兼经济研究所秘书、重庆国民党参政会秘书等职。

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其间从不涉足政界。“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1968年文革期间,全部藏书被抄一空。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玉如自幼酷嗜书法,5岁时学写字,到十二三岁时,写小楷、行书已具有相当功力。后经几十年博览勤习专研,能熔合诸家风格,取唐、宋、元、清各朝名家之长,而又以二王(羲之、献之)为依归。形成了他端丽秀劲、遒健豪放、空灵飘逸的独特书风。隶、楷、行、草、篆无不精能。其小楷,放大后可作为大字帖临摹,可见功力精湛。他的行书、草书,在四体书法中造诣最高,集历代名家之长。在穿好扇骨的凹凸不平的扇面上悬腕写大草而无一败笔。

他在用纸、用笔、用墨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见解。早年作字,不用玉版宣,喜用生宣、料半,中年以后只用绵连;他喜用淡墨,恶用墨汁;还善使细管长锋羊毫笔。

吴玉如在古文、诗词、文字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曾多次在国内和日本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会,受到国内外的推重赞赏。并有《吴玉如书法集》、《迂叟魏书千字文》、《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行书千字文》等传世。而他最受人崇敬的不仅限于在文学、书法上的成就,主要是由于他那刚直不阿,一辈子不肯随波逐流的品格。他对后学,一生都是循循善诱,门人弟子以至私淑者,遍及南北,远至新疆力境尼克勒县,云南昆明、大理,广东、广西等地。

1982年8月8日吴玉如在津病逝。他生病期间为天津市政协和天津市民革书写的两幅中堂,成为最后遗作。

绩溪:

胡宗宪(1512—1565),字汝员,号梅林,绩溪大坑口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山东益都令,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朝廷嘉奖,晋3级。后任杭州知府,修西湖,扩岳坟。三十四年,任浙江巡按御史、总督。时因海盗作乱5岛,倭寇骚扰沿海,宗宪总制七省军务,转战江浙,弭平倭患,以战功获殊荣,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四十一年,因被劾为“严党”,入狱后瘐故。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戎马倥偬中着有《筹海图编》。

胡雪岩,出生于1823年,安徽绩溪人。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在钱庄时当学徒。也就因为出身贫穷,胡雪岩自小就明白:做事要靠朋友,助人就是助己。台湾作家高阳所著《胡雪岩全传》中讲,胡雪岩20岁左右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名叫王有龄。这个书生很有才华,也很有包负,有机会做官,但是缺少进京的盘缠和做官的“本钱”。胡雪岩虽然和他并不相熟,但二话没说,立即私下借用了钱庄的500两银子送给了王有龄。这样一来,他虽因此失业了,但却为自己铺就了锦绣前程。做了官后的王有龄感其恩德,视其为生死之交。得势的胡雪岩也利用王有龄在官场上的发达,开设了钱庄、当铺、药铺,经营丝、茶,从而迅速暴富。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

等等……

吴江派,临江派,骈俪派代表作家

1.吴江派 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沈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等。沈璟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要求作曲“合律依腔”,语言“僻好本色”。他编纂《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厘定曲谱、规定句法,注明字句的音韵平仄,给曲家指出规范。沈□的理论和吴江派诸作家的实践,对于扭转明初骈俪派形成的脱离舞台实际、崇尚案头剧的不良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但由于他把“本色”狭窄地理解为只是采用“俗言俚语”、“摹勒家常语”,也产生了弊病。沈璟等人与汤显祖于万历年间曾经在创作方法上有过一场为时不短的激烈争论。由于吴江派的革新主张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不是在内容上,因此,这种革新的影响和意义就远逊于临川派,甚至为后人诟病。

2临川派代表作家汤显祖,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人。但他们大多只继承汤显祖的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束缚的特点,往往忽略其重视立意、以情反理的倾向。

(1)吴炳:

江苏宜兴人,中进士后为江西提学副使,明亡时被俘,绝食死。著《粲花斋五种曲》,如《绿牡丹》、《疗妒羹》、《画中人》等,全写爱情婚姻题材,企图写出男女真情,颂扬情的力量,但并未正面描写爱情与礼教的冲突,更没有展开对扼杀男女爱情的程朱理学的批判,大多摆脱不了才子佳人恋爱、小人从中捣乱的俗套,过多纠缠于误会与错认。

(2)孟称舜:

《娇红记》为一著名悲剧,写王娇娘与申纯相爱、双双殉情而死的故事,用白描手法,传情写态,真切感人。

(3)阮大铖:

安徽桐城人。明末为光禄寺卿,附魏阉,品行卑污,人号之“阮髯”。但有才情,诗文词曲俱佳。

3、骈俪派:

【此派提法,采自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艳品”一目,其评语云:“骈俪之法,本于《玉玦》。”王骥德《曲律》称为文词派,吕天成《曲品》称为“骈绮派”,王世贞《曲藻》以之为吴中扔,近人吴梅以之为昆山派,云:“有明曲家作者至多,而条别家数,实不出吴江、临川、昆山三家。”——《中国戏曲概论·明人传奇》】

作家与作品:

(1)郑若庸(嘉靖时人)《玉玦记》

(2)陆采《明珠记》、《怀香记》

(3)张凤翼《红拂记》、《祝发记》

(4)屠隆《彩毫记》、《昙花记》

(5)梅鼎祚《玉合记》、《长命缕》

(6)许自昌(万历时人)《水浒记》、《橘浦记》

特点:一意追求词藻华丽,大量用典,甚至堆砌古书成句,或药名、花名入曲辞以炫其淹博,连宾白亦用骈句或四六而不顾及人物身份;思想内容上高下不等,题材多采自历史,关目多冗杂散漫,多陈袭而少独创。它的出现代表着南戏走向完全的雅化、案头化。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徒逞其博洽,使闻者不解为何语,何异对驴而弹琴乎!……无论田畯红女,即学士大夫能解其何语者几人哉!”

历史上有哪些诗人来过宣城

这儿只列出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所影响的人物。 宣州区:陶谦,三国丹阳郡人(今宣城),徐州太守,三让徐州的主人公。 梅荛臣,被举为宋代诗歌开山祖,和欧阳修齐名。 周紫芝 (1082-1155)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一)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一)、(三)、(四),《西江月》(二)、(五)、(七),《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 贡师泰,1298-1362年,元进士,字泰甫,宁国府之宣城人。父奎,以文学名家,延佑、至治间,官京师,为集贤直学士,卒,谥文靖。师泰早肄业国子学为诸生。泰定四年,释褐出身,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作有《诗经补注》《玩斋集》等。梅鼎祚,明代戏曲家,宣城人,代表作《玉合记》为昆山派扛鼎之作,汤显祖好友。 沈有容,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宣城人,出身儒门,但自幼好兵略,后投笔从戎,成了有名的勇将。经过一番部署之后,万历三十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l603年1月8日),沈有容直捣窜入台湾的倭寇 巢穴,全部加以歼灭。“神兵飞出鬼不觉,谈笑成功人始知”。由于在平倭中沈有容屡建战功,颇有名声,就被调到泉州任都司。在这期间,他参加了抗荷斗争。明朝福建当局抽调50艘战船,开到澎湖,同时派出“政令都司”沈有容为代表,晓谕荷兰侵略者,先礼后兵。1604年11月18日,沈有容到澎湖同荷兰侵略军头目韦麻郎谈判。在谈判桌上,他伸张正义,以“舌枪唇剑”,据理力争,声韵雄朗,意气磊落,大长中华民族志气。荷兰侵略者理屈词穷,狼狈不堪,便恼羞成怒,拔剑示威说:“中国兵船到此,想似要与我等相杀,就与相杀如何?”沈有容听了怒不可遏,厉声说道:“中国甚惯杀赋,尔等既说为商,故尔代客,尔何言战斗?想是原怀作反之意,尔来睹天朝兵威耶!汝等不听说过?我破倭海上,海水尽赤。吾不忍看汝等步倭之后尘啊!”荷兰侵略者再不敢言语,面色如土,灰溜溜地从强占近4个月的澎湖撤退。沈有容不费一枪一弹,把荷兰侵略者赶出去,保卫了澎湖。后来在澎湖的马公岛上的“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的碑刻,就是为此而立的。 梅清,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 他善诗和书法,并著有《天延阁集》、《瞿山诗略》,画有《黄山纪游》册。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他笔下的黄山,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他长期深入黄山。多写生黄山真景。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驰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 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与莱阳宋琬齐名,时称“南施北宋”。又与同邑高咏友善,据东南词坛者数十年,号为“宣城体”。著有《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学余堂诗集》五十卷,旧章回小说《施公案》主人公。 吴均,南朝诗人,诗集 - 包含《战城南》、《入关》、《雉子班》、《梅花落》、《城上乌》、《从军行》等。 泾县: 吴组缃(1908.4.5- )原名吴祖襄,字仲华,安徽泾县人。1921年起先后在宣城安徽省立八中、芜湖省立五中和上海求学。在芜湖五中念书时曾编辑学生会创办的文艺周刊《赭山》,并开始在《皖江日报》副刊发表诗文。 1929年秋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一年后转入中文系。1932年创作小说《官官的补品》,获得成功。1934年创作《一千八百担》。作品结集为《西柳集》、《饭余集》。 1935年中断学习,应聘担任了冯玉祥的家庭教师及秘书。1938年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协会理事。抗战时期创作长篇小说《鸭咀涝》。1946年至1947年间随冯玉祥访美,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潜心于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的研究,任《红楼梦》研究会会长。 包世臣(1775-1855) 字慎伯,晚号倦翁,安徽迳县人,迳县古名安吴,人亦称“包安吴”。嘉庆十三年举人,后任江西新喻知县。他是邓石如的得意弟子。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然而他的书法作品并非如自诩的那样不可一世,他的草书中堂大有肉多筋少之感。不过他的《小草诗册》却很有特色,确有集碑贴于一人之感。如果说包世臣的书法称不上是第一流的,那么他的书论确是第一流的。所著《艺舟双楫》是一部倡导北魏的力作。是清代碑学思想的经典之一。 绩溪: 胡宗宪(1512—1565),字汝员,号梅林,绩溪大坑口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山东益都令,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朝廷嘉奖,晋3级。后任杭州知府,修西湖,扩岳坟。三十四年,任浙江巡按御史、总督。时因海盗作乱5岛,倭寇骚扰沿海,宗宪总制七省军务,转战江浙,弭平倭患,以战功获殊荣,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四十一年,因被劾为“严党”,入狱后瘐故。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戎马倥偬中着有《筹海图编》。 等等……

麻烦采纳,谢谢!

宣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第一位:吴作人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从师徐悲鸿先生,并参加南国革新运动。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境界开阔,寓意深远,以凝练而准确的形象融会着中西艺术,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1984年法国政府文化部授予他“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1986年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级荣誉勋章”。

第二位:吴半农

吴半农(1905年-1978年) 原名吴祖光,号曲林,安徽泾县人。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中国现代经济学家,著有《工资指数论》、《我国对外贸易分析》、《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等。1934年夏,吴半农被派赴美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1936年12月取道苏联西伯利亚回国至南京,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1940年12月改任经济部统计长、资源委员会驻美国技术委员会专门委员,再度赴美。1944年任太平洋国际学会美国分会客座研究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国政府驻日本代表团第三组(经济)组长和中国驻盟军总部赔偿归还代表团首席代表。1956年8月2日,冲破阻力,获得机遇携全家离开日本返回祖国,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重用,先后任外交部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组与世界经济组组长、研究员、顾问等职。1978年病逝于北京。

第三位:梅子涵

梅子涵,1949年生,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作为儿童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几十位儿童文学研究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培养人才做出很大贡献。他还写过一本《女儿的故事》,这是一部出自大学教授之手却没有丝毫书卷气的活泼有趣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口语化的语言写作,语感独特,风格幽默风趣,恰似谈笑风生,亲切感人。小说将一个女孩日常的生活和平凡的成长经历借助语言的魅力使之艺术化,从而激起读者的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心灵的共鸣,创造了儿童小说的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和小说艺术的新领域。

第四位:章基嘉

章基嘉(1930.1.1—1995.10.5),安徽省绩溪县瀛州乡油坑口人。长期天气预报专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南京气象学院教授及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并被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水文气象学院研究生部,获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先后从事气象教学、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大气环流和中长期天气预报、青藏高原对东亚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为纪念在章基嘉气象学上的贡献,南京气象学院设立了章基嘉奖学金。

第五位:胡家健

胡家健,字建人,安徽省绩溪县人。教育家。早年就读胡氏小学、安徽学府。后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系毕业。曾任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任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安徽省教育厅编译处主任,安徽省省立第四中学(宣城中学)校长,国立浙江大学教授兼学校总务长、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校柏溪分校主任、学校总务长,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香港中山图书馆董事长等职。

第六位:洪德元

洪德元,男,1937年1月出生于安徽绩溪,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2001年增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洪德元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在英文专著《Taxonomy and Evolution of the tribe Veroniceae, Scrophulariaceae》(婆婆纳族的分类和进化)运用了新方法,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该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1990年出版的《植物细胞分类学》是世界上该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13182.html

分享给朋友:

“玉合记记中有哪些人物(玉合记原文)” 的相关文章

李峤扇体现哪些功能(扇李峤是怎样的一首诗)

李峤扇体现哪些功能(扇李峤是怎样的一首诗)

关于折扇的诗句解析 1. 关于折扇的诗句 关于折扇的诗句 1. 描写折扇的诗句 白羽扇 【唐】白居易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 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包含谭嗣同是哪个朝代的的词条

包含谭嗣同是哪个朝代的的词条

潭嗣同是什么朝代的 谭嗣同是清朝的。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

唐诗送别是哪个写的(唐诗中的送别诗有哪些)

唐诗送别是哪个写的(唐诗中的送别诗有哪些)

唐诗中最美的送别诗千古名篇有哪些呢? 古人交通不便,因此一旦与人分别,很难再会,所以离别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时刻。为了显示这一时刻的重要性,他们会设宴饯行,举酒相祝,此时,写诗相赠就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下面小楼就跟大家分享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送别诗,和大家一起品读...

诗词青山开头的有哪些(青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诗词青山开头的有哪些(青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今天给各位分享诗词青山开头的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青开头的诗句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关于青山的诗句 关于青山的诗句如下:1、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翻译: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出自哪里(万里长城寄 无贻汉国忧)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出自哪里(万里长城寄 无贻汉国忧)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出自哪里,以及万里长城寄 无贻汉国忧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长城的传说的诗句 1.关于长城的传说、人物、诗句,越多越好 1、《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

唐诗三百首李白的哪些诗(唐诗三百首李白的哪些诗好)

唐诗三百首李白的哪些诗(唐诗三百首李白的哪些诗好)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诗三百首李白的哪些诗,以及唐诗三百首李白的哪些诗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诗三百首李白的诗 唐诗三百首李白的诗有:《清平调•其三》《清平调•其二》《清平调•其一》《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玉阶怨》《怨情》《静夜思》《登金陵凤凰台》《夜泊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