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内容

陆机诗多少看(陆机最有名的诗)

热酒烫喉2022-12-18 13:42历史85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陆机诗多少看,以及陆机最有名的诗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陆机的成就。急需。。。。。。。。。。

陆机-文学成就

陆机是西晋太康、元康间最著声誉的文学家,被后人誉为“太康之英”。就其创作实践而言,他的诗歌“才高词赡,举体华美”(钟嵘《诗品》),注重艺术形式技巧,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就其文学理论而言,他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赋》

陆机流传下来的诗,近半数是乐府诗和拟古诗。这类作品中有不少是敷衍旧题、摹拟前人之作,与古诗词旨无殊,达到了“思无越畔,语无溢幅”的程度;其失在于缺乏个人情感的抒写,所以被后人讥为“束身奉古,亦步亦趋”(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不过,其中也不乏寄兴颇深的作品。如《君子行》中写道:“天道夷且简,人道险而难。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复杂和人生祸福无常的体会。《长安有狭邪行》中说:“倾盖承芳讯,欲鸣当及晨。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长歌行》中说:“容华夙夜零,体泽坐自捐……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都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政治追求和仕途蹭蹬、大志不遂的苦闷心情。除乐府之外,陆机还有为数不多的纪行诗和亲朋赠答诗,情感真挚,较少雕饰,艺术成就较高。如《赴洛道中作》二首抒发去国离乡的悲苦心情,极为凄楚动人,是陆机五言诗的代表作。其中“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余,林薄杳阡眠”、“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等,都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又如他的四言诗《赠弟士龙》:“昔我斯逝,族有余荣。今我来思,堂有哀声。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写邦家颠覆、亲故丧亡,极其沉痛。再如《赠尚书郎顾彦先》(其二)描写暴雨成灾的景象,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心和对灾民的同情,在西晋诗歌中比较少见。此外,个别诗篇中也不乏优美的意境和佳句,所以东晋孙绰说:“陆文如排沙简金,往往见宝。”(《世说新语·文学》篇)

在艺术风格上,陆机诗的主要特点是讲求形式的华美整饬,以其深厚的学力、繁缛的辞藻、纯熟的技巧,表现一种雍容华贵之美。这种艺术追求,极大地影响了西晋诗坛的艺术倾向,形成“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明诗》)的局面。陆机诗虽然以词藻典雅见长,但是像“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招隐诗》)这类诗句,着意避俗,刻炼太过,见出斧凿之痕,反伤自然之美。这是陆诗的主要缺点,即使是他的名篇《赴洛道中作》也不免于此病。再则,陆诗大量运用对偶句式,有的几乎通篇对偶,“开出排偶一家”(沈德潜《古诗源》),虽然工整圆稳,却无空灵矫健之气,流于孱弱呆滞。另外,陆诗过于追求辞藻富赡,失于裁剪,导致繁芜之累。所以孙绰称“陆文深而芜”,《《文心雕龙》·才略》篇也说:“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

《文赋》

陆机的赋今存27篇,或感时节之代谢,或悲故旧之丧亡,或抒思乡之情愫,大多篇幅短小,文笔清灵。如《叹逝赋》中写道:“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把亲故凋零的哀伤写得回环往复,曲折情深。陆机的赋中有不少咏物之作,如《瓜赋》,300字左右,咏物寄怀,体现了作者的道德观;《漏刻赋》写景而兼以想象,夹叙夹议,将抽象的时间描写得十分生动。陆机的赋中最有名的是《文赋》。这是文学史上最早采用“赋”的体裁而写成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中既总结了以前作家的经验,也融合了陆机本人创作的甘苦。陆机的文,思想内容比诗、赋更为充实,时有峭健之笔。其中著名的有《辨亡论》,论东吴兴亡之由,归于能否得人,议论滔滔,笔势流畅,可称为西晋论文中最为博大的篇什,《吊魏武帝文》,是看到曹操遗令有感而作,文中肯定了曹操的事功,又对这位叱咤风云的豪杰在死亡面前不能摆脱对家庭琐务的牵挂之情而暗含讥刺,文笔时而峭拔豪放,时而委婉细腻。又有《汉高祖功臣颂》,文辞闳丽。刘勰称:“陆机积篇,惟《功臣》最显;其褒贬杂居,固末代之讹体也。”(《《文心雕龙》·颂赞》)刘勰前两句评语十分精当,后两句认为陆机“褒贬杂居”的写法,不甚合“颂赞”之体,是不正确的。“褒贬杂居”正是陆机对“颂赞”一体的革新。陆机还有《演连珠》50首,每首8句,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某种现象为喻,经过推衍阐发,再关合到政治与人生中的某种道理。运思巧妙,说理精深,辞丽言约,气韵圆转,有流丸之妙。“连珠”一体始于汉代,扬雄、班固以后多有拟作,而《《文心雕龙》·杂文》篇皆讥为“欲穿明珠,多贯鱼目”,独推陆机的《演连珠》为“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另外,他的《豪士赋序》讽刺齐王矜功自伐、受爵不让,比起汉魏文章来,句式更为整饬,声律更为谐美,典故更为繁密。陆机是骈文的奠基者。像上面提到的《叹逝赋序》、《豪士赋序》、《吊魏武帝文》等,以情带理,是西晋骈体文的典型。

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300多篇,今存诗107首,文127篇(包括残篇)。原集久佚。南宋徐民瞻得遗文10卷,与陆云集合刻为《晋二俊文集》,明代陆元大据以翻刻,即今通行之《陆士衡集》。明代人张溥所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有《陆平原集》。

陆机-书法成就

陆机文名盖世,书名自然被文名所掩,南齐王僧虔云:”陆机书,吴士书也。无以较其多少。“《宣和书谱》云:”机自归晋,闭门十年,笃志儒学,无所不窥,书特其余事也。“以故虽能章草,以才长见掩耳”。

《平复帖》

陆机的传世书法作品不多,宋内府收藏的墨迹有草书《平复帖》、行书《望想帖》。据目前书法界多数人观点,《平复帖》为中国历史上目前发现的第一件存世法书真迹。古代书家在陆机之前者,均无可靠的墨迹流传;古代墨迹在《平复帖》之前者也不少,但它们的作者都没有留下名字。因此,陆机被公认为第一位让后人一睹风采的文士书法家。

《平复帖》,冷金笺本,草书,无款。纵二三·八厘米,横二零·五厘米。凡九行。约八七字,仅存八四字,由于年久纸糜,有数字不辨,安歧《墨缘汇观》称:“其文苦不能尽识。”张丑《真晋斋记》仅释出十四字。启功先生精于书艺,博通文史,寻其残笔,作出全帖通读释文。此卷前有“平原内史陆机士衡书”一行小字,其中“平”字已脱落,为唐人补书。并有宋徽宗赵佶的泥金题签,帖因首行有“平复”两字得名。

《平复帖》寥寥数行,字字珠玑,被誉为天下法书之祖。董其昌跋曰:“盖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

《平复帖》

很行时间以来,书法界提到《平复帖》,往往是谈及它作为“天下法书之祖”的历史价值,而很少涉及它的艺术价值。人们总是以神秘的眼光看待它,把它当作书法史上的特例。加之其字迹难辨,用笔草率,不合传统的挥洒流畅的审美口味,又无明显的师承渊源。因此在浩翰无垠的书法长河中孤立无援,奇特突兀。随着近些年来汉简纸,魏晋写经的发现,人们的视野扩大了,审美观点也随之变化。在看惯了华丽妍美的文人书法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返璞归真的心理。对《平复帖》朴素自然的风格产生了新的认识。

《平复贴》用笔古雅,点画苍劲有力,朴实雄厚。全帖字字独立,每字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没有出锋特长特细之笔,粗细之变化完全靠笔之提按来完成,说明陆机当时用的是秃毫之笔,因此笔画短促有力,苍劲古朴,如“平”字第一笔,凌空取势,迅速入纸,重按后提锋向右出尖,把一横变成一点,既体现了秃锋的特点,又流露出古雅苍劲的风致,再如“吾”字,几乎一气呵成,藏锋入笔,转锋向下,再折锋向左上,转笔后向下顿笔,再完成以下转折,全字无一长笔,却短促浑厚,骨力充盈。此外,《平复帖》多用圆笔,几乎字字可见,如“复”“初”等字的转折,如“来”字之钩,皆用圆笔。明张丑评价道:“《平复帖》最奇古,与索幼安《出师颂》齐名。惜剥蚀太甚,不入俗子眼。然笔法圆浑,正如太羹玄酒,断非中古人所能下手。”

《平复帖》在结字上迂回盘绕,如“赢瘵”两字,蜿蜒曲折,盘旋环绕,近人傅增湘赞其“笔力坚劲倔强,如万岁枯藤”。此外,《平复帖》还打破了传统章草重心稳定,平正和谐的结字特点,讲究斜中取正,险中求稳,增加了草书的流动感。如“初来”的“来”字,由于左边笔画较多,中间一竖又向右出弧度。所以显得左重右轻,于是最后一点离得较远,以使偏左的重心被矫正过来,产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拙中见巧的艺术效果。

《平复帖》

《平复帖》章法潇洒率意,妙趣天成。行笔流畅而又遒劲,字不相连却气脉贯通。信笔而书,朴素自然,绝无半点迟疑造作之感。米芾赞其“火箸画灰”。

《平复帖》是章草向今草的转变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杰作。一方面,它去掉了章草最大的特点--波磔。这与楼兰残纸中以秃笔所书章草相神似。此外,字形大小出现变化,字与字之间出现照应联系,这些都说明它已经具有今草的特点。另一方面,它的中锋圆转,不露圭角的用笔方法,又有明显的篆、隶意味,还没有完全脱离章草,清吴升在《大观录》中评道:“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纵观全篇,如冬蛰初醒的龙蛇,乍盘乍行,不似今草之纵笔奔驰。由此可见,《平复帖》除了它的高超的艺术价值和“法书之祖”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可作为研究书法及字体演变的参考。同时,它简练古雅,圆转自然的书法风格还深深影响了后世书家,五代杨凝式根据这一书法风格创造了“削繁为简,破方为圆”的杨疯子书风。明顾复《平生壮观》中云:“(《平复帖》)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人此得笔。”

陆机最有名的诗

陆机诗词名句:

1、⽴⽚⾔以居要,乃⼀篇之警?,虽众辞之有条,必待兹⽽效绩。——陆机《⽂赋》。

2、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瞬——陆机《⽂赋》。

3、渴不饮盗泉⽔,热不息恶⽊荫。??——陆机《猛虎⾏》。

4、陆机才多岂⾃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秋风忽忆江东⾏。且乐⽣前⼀杯酒,何须⾝后千载名。——陆机。

5、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赋》。

6、来不可遏,去不可⽌。——陆机。

7、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陆机。

8、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

9、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赋》。

10、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懔懔以怀霜,志渺渺⽽临云。——陆机《⽂赋》。

11、要辞达⽽理举,故⽆举乎冗长——陆机。

12、诗缘情⽽绮靡,赋体物⽽浏亮,碑披⽂以相质,诔缠绵⽽凄怆。——陆机《⽂赋》。

13、⼼牢落⽽⽆偶,意徘徊⽽不能揥。——陆机。

14、极⽆两致,尽不可益。——陆机。

15、⾔寡情⽽鲜爱,辞浮漂⽽不归。——陆机。

陆机的作品有哪些

主要作品有《辨亡论》《平复帖》

个人作品

文学

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300多篇,今存诗107首,文127篇(包括残篇)。原有文集四十七卷 ,《隋书· 经籍志》亦著录有《陆机集》十四卷,均佚。南宋徐民臆发现遗文10卷,与陆云集合辑为《晋二俊文集》,明代陆元大据以翻刻,即今通行之《陆士衡集》。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辑有《陆平原集》。《全晋文》卷96~卷99录有其作品,逯钦立《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有其诗。

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校点的《陆机集》,今人刘运好有《陆士衡文集校注》。

史学

陆机在史学方面也有建树,著有《晋纪》四卷、《吴书》(未成)、《要览》、《洛阳记》一卷等。

绘画

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陆机还著有《画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

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陆机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受太常张华赏识,此后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历任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与贾谧等结为“金谷二十四友”。赵王司马伦掌权时,引为相国参军,封关中侯,于其篡位时受伪职。司马伦被诛后,险遭处死,赖成都王司马颖救免,此后便委身依之,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太安二年(303年),任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要成就

文学

刘亨绘《松江十二俊之陆机》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

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陆、潘诸人为了加强诗歌铺陈排比的描写功能,将辞赋的句式用于诗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他们诗中山水描写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写山姿水态,为谢灵运、谢朓诸人的山水诗起了先导的作用。

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 特征的主要表现。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的趋势。正如萧统所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

陆机流传下来的诗,共105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

陆机赋今存27篇,较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辨亡论》外,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陆机还仿扬雄“连珠体”,作《演连珠》五十首,《文心雕龙·杂文》篇将扬雄以下众多模仿之作称为“欲穿明珠,多贯鱼目”,独推许陆机之作:“唯士衡运思,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广于旧篇,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夫文小易周,思闲可赡。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可称珠耳。”

张华曾对陆机说:“别人作文,常遗憾才气少,而你更担心才气太多。”其弟陆云曾在给他的信中说:“君苗见到兄长的文章,便要烧掉他的笔砚。”后来葛洪著书,称赞陆机的文章“犹如玄圃的积玉,没有什么不是夜晚发光的,五条河喷吐流波,源泉却一样。他的文辞弘达美丽典雅周全,英锐飘逸而出,也是一代的绝笔啊!”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文云:“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张溥赞之:“北海(孔融)以后,一人而已”。

思想

陆机创作时恪守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并深受黄老思想内修之学的影响。理论见解在许多方面都跟道家思想密切相关,或直接引用,或是对其加以发挥,很有老庄思想的风范。

陆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分封制,曾著《五等论》以说明。

书法

陆机善书法,其章草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

宋陈绎曾云:“士衡《平复帖》,章草奇古”。《大观录》里说《平复帖》为“草书、若篆若隶,笔法奇崛”。《平复帖》对后世也产生过较大影响。清人顾复称“古意斑驳而字奇幻不可读,乃知怀素《千字文》、《苦笋帖》,杨凝式《神仙起居法》,诸草圣咸从此得笔。”这些评论或许有牵强附会之感,但若是怀素、杨凝式当真见到,也确会为之动情。董其昌赞云“右军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数行,为希代宝”。《宣和书谱》还曾收录有其行书《望想帖》 。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13536.html

标签: 书法
分享给朋友:

“陆机诗多少看(陆机最有名的诗)” 的相关文章

探春令如何表现新春气象的(探春令如何表现新春气象的特点)

探春令如何表现新春气象的(探春令如何表现新春气象的特点)

腊月迎新春诗句 腊月迎新春诗句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3、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

江城子的词牌多少字(以江城子为词牌名作词)

江城子的词牌多少字(以江城子为词牌名作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江城子的词牌多少字,以及以江城子为词牌名作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词牌介绍『江城子』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衰落于金元,金元时这一词调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有近三分之一《江城子》词是道士所创作,内容与道教有...

刘长卿写了多少首古诗(刘长卿最有名的一首诗)

刘长卿写了多少首古诗(刘长卿最有名的一首诗)

大家好,关于刘长卿写了多少首古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刘长卿最有名的一首诗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刘长卿最著名的诗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人面桃花来源于哪个诗词句(人面桃花那首诗叫什么呢)

人面桃花来源于哪个诗词句(人面桃花那首诗叫什么呢)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人面桃花来源于哪个诗词句,以及人面桃花那首诗叫什么呢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人面桃花的出处 一、“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是两首诗,分别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与汉代诗人李延年的...

五律诗如何押韵(五律怎么押韵)

五律诗如何押韵(五律怎么押韵)

今天给各位分享五律诗如何押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五律怎么押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五言律诗最常见的押韵规律 格律诗押韵要遵循以下五项规则。 (一)每首诗必须一韵到底,排律同样如此。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偶句必须押韵;押平声韵的是正格,押仄声韵的是变...

夜书所见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人(夜书所见中叶绍翁的人物身份是什么)

夜书所见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人(夜书所见中叶绍翁的人物身份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夜书所见叶绍翁是哪个朝代的人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夜书所见中叶绍翁的人物身份是什么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夜书所见作者是什么朝代 《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夜书所见朝代:宋代作者:叶绍翁萧萧梧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