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正文内容

灌缨什么足,足缨的意思

花落微凉梦清幽2023-01-22 19:20故事22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灌缨什么足,以及足缨的意思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濯足濯缨是什么意思 濯足濯缨指什么

1、濯足濯缨,汉语成语,拼音是zhuó zú zhuó yīng,意思是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出自《孟子·离娄上》。

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濯足濯缨典故

成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濯足濯缨典故,欢迎阅读。

【成语出处】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成语解释】 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濯足濯缨的典故】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濯足濯缨的典故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我足.什么意思

《沧浪之水歌》,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汉北一代的民歌,出自《孺子歌》,原文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作者已不可考。

译文:沧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江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

参见

‘濯缨濯足'的具体意思和用法

例句:濯缨濯足,为人自取,把好坏归之于命运,显然是不对的。

发音:zhuó

yīng

zhuó

解释: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示例:濯缨濯足,为人自取,把好坏归之于命运,显然是不对的。

辨:“濯”,不能写成“擢”。

课文沧浪之水文言文

1. 求,读完《庖丁解牛》《渔父》《沧浪之水》写一篇500字短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我是在去年从微信读书里读的这本书,小说也不算太长,我夜以继日地把它读完,那颗压抑的心才得以释放。我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样写出的这么一本书,可以把一个人的经历写的这么深刻。

书的后面,有许多评论,都说是仿佛是自己曾经的经历。写的真是入骨三分,我想每个在职场混的人都对此毫不陌生,不想计较那些说不出口的闲气,你就只能忍着,如果不忍,计较起来,你就不是成了和小人一样的小人了吗?小说的前半部分,可以说写的很真实,是每个初入职场的人的切肤之痛。

后半部分,主要是写池大为彻底黑化以后,如何平步官场,写的有点太顺当了,太理想化了。不是哪个人想转变就能转变的了,机会也不是想要就能来的。

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远比小时中残酷的多,池大为是幸运的,那几次关键的机会,都来到他的面前。而那些没有这种机会的人,比如丁小槐,把脑袋削尖了,才爬到了处长的位子上,还有那些做尽了猪人狗人做的事,很多还在原地踏步的人。

这就是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离不了生活,只能适者生存。如果不能适应,就只能像屈原一样,沧浪之水,只可以濯吾缨的人,在沧浪之水浑浊的时候,只能投江自杀。

池大为的性格是有渊源的,首先来自于他的父亲——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一个不屑违背内心的人!父亲池永昶为了一句不违背内心的话,搭上了几代人的牺牲。就连那个求他说一句公道话的朱道夫最后也把他当做了留城的踏脚石,背叛了他。

当他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家人的牺牲与埋怨,父亲池永昶心里也是痛苦的,“是他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他经常在煤油灯下,吸着喇叭筒,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一本《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是父亲思想坚持的倚仗,翻看图。

2. 译文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灌

《沧浪歌》并不单单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的,而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有豁达的心胸。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而沧浪歌的前一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字面意思好解,实质上含有隐喻,用水清濯缨比喻明世则仕,用水浊濯足比喻昏世则隐,意思是劝屈原大夫随波逐流,不必过于执着,不过屈原最终没有采纳。

3. 文言文渔父原文

原文

渔父(fǔ)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

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ɡǔ)其泥

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哺(bǔ)其糟而歠(chuî)其醨(lí)?何故深思高举,

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

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

之汶汶(mén)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

尘埃乎?”

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

沧浪之水

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4. 文言文翻译高手来

儿童唱到:“沧浪之水清啊,可以洗我帽子上的红缨,沧浪之水浊啊,不也可以摆我的泥脚吗? ”孔子听了,就对他的弟子们说:“水清就洗头 水脏就洗脚 要怎么样自己看着办”

我这才是翻译:

儿童唱到:“沧浪之水清啊,可以洗我帽子上的红缨,沧浪之水浊啊,不也可以摆我的泥脚吗? ”孔子听了,就对他的弟子们说:“水清就洗头 水脏就洗脚 要怎么样自己看着办”

--------

孔子曰:小子听之。其实是对他弟子说的,

5. 屈原投江 的课外文言文阅读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1.三闾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

屈原曾任此职。 2.淈(gu3古):搅混。

3.哺(bu1补):吃。歠(chuo4啜):饮。

醨(li2离):薄酒。 4.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

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举,举动。

5.察察:洁净。 6.汶(men2门)汶:玷辱。

7.鼓枻(yi4义):打桨。 8.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

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沧浪之水清兮"四句:按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1 、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

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 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 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 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2)被动句是以见放 全文结构(略) 2 、诵读要旨(标出需要重读的字) (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 3、感受形象 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

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编辑本段]【古文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

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 *** 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

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6. 沧浪亭记 文言文翻译

译文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构筑亭子,叫“沧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7. 暗度陈仓文言文原文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发生在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

项羽灭秦军主力部队后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王,刘邦被封汉王。但是项羽并不放心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烧绝栈道以示不归之心迷惑项羽,又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三十六计之一),大败楚军,建立楚汉之争的坚实基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事主要集中在“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一段。此事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如下: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

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

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

赵将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赵王歇徙王代。

赵相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都六。

怀王柱国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番君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燕将臧荼为燕王,都蓟。故燕王韩广徙王辽东。

广不听,臧荼攻杀之无终。封成安君陈馀河间三县,居南皮。

封梅鋗十万户。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

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

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

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

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

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

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於代,复立为赵王。

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

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

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

缮治河上塞。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

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

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

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

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

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

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

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强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

塞王欣亡入楚。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

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乃西过梁地,至虞。

使谒者随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举兵叛楚,项羽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

随何往说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龙且往击之。

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

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更名废丘为槐里。於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时祀之。

兴关内卒乘塞。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间行归汉。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译文】 项羽于是向西行进,一路屠杀,焚烧了咸阳城内的秦王朝宫室,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毁灭的。

秦地的人们对项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不敢不服从他。项羽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并请示。

8. 文言文自作孽,不可活的翻译 原文: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孟子。 离娄上

原文: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翻译:孟子说:“不仁的人可以与他交谈吗?他们见死不救而且从别人的不幸中获利,以他人的衰亡为乐。若与不仁的人都可以商讨事情,为什么会发生亡国的事情?曾有个孩子唱到:沧浪的河水清澈可以洗头发,沧浪的河水浑浊可以洗脚。孔子听到后对弟子说:“你们听着!若清澈则洗头发,若浑浊则洗脚,都是水本身决定的。” 所以,人是先有了自贱的行为,才会有人侮辱他,家是首先自身存在毁掉的因素,才会被人毁去,国家内部有了败亡的根源,才会被人攻伐。太甲上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洗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沧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江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

这是先秦时期《孺子歌》的诗句。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作品赏析:

这首歌说:人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动,清的时候洗冠缨,浊的时候洗脚。就生活实际而言,水浊自然不便洗冠缨,但清水洗脚,也应更好,脚虽贱,不至于没有在清水中洗一下的资格。所以,这首歌乃是表现着一种人生的哲理。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首诗中提到“水”,提到“我”,提到水的“清浊”变化,它正是揭示了某种关系。由于其语言的质朴和含蓄,人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来理解。这里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人同社会、同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

《楚辞·渔父》中写屈原在“众人皆醉”的情况下“独醒”,“众人皆浊”的情况下“独清”,因而遭到放逐。渔父是一个隐者,对事物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所谓“不凝滞于物而与世推移”。所以他劝屈原随波逐流,屈原不听,他便唱着这首歌鼓枻而去。

渔父是将世事喻为“水”,水之清浊人不能制,但人可以根据水的清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无可奈何的。如果从人同自然的关系上说,掌握规律,为我所用,这是对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20461.html

标签: 可以屈原
分享给朋友:

“灌缨什么足,足缨的意思” 的相关文章

杜总为什么寄照片(杜总为什么寄照片给周总)

杜总为什么寄照片(杜总为什么寄照片给周总)

大家好,关于杜总为什么寄照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杜总为什么寄照片给周总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到底谁把高育良堕落照片寄出的 高育良的照片是香港的那个杜先生寄的,才会出现赵瑞龙跟他谈判、交易。高育...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汉代诗人佚名)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汉代诗人佚名)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佚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以及汉代诗人佚名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佚名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1]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

包含接境人情洽哪个的词条

包含接境人情洽哪个的词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接境人情洽哪个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情味和关系融洽意思一样吗? 你好,这个是一个意思啊。人情味代表的是一种人情关系也是人际关系,关系融洽也代表着这种人际关系。是相同的。 (恰,...

苏轼为什么被边南海(谁把苏轼贬到海南岛)

苏轼为什么被边南海(谁把苏轼贬到海南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苏轼为什么被边南海,以及谁把苏轼贬到海南岛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苏轼因为什么被贬到岭南? 原因如下: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

贺知章是哪个唐代的(贺知章是不是唐代的人)

贺知章是哪个唐代的(贺知章是不是唐代的人)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贺知章是哪个唐代的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贺知章是不是唐代的人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诗句,它是来自...

苏轼为什么读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笔记)

苏轼为什么读阿房宫赋(阿房宫赋笔记)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苏轼为什么读阿房宫赋,以及阿房宫赋笔记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举一个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读书的例子 1、苏秦战国时期的苏秦,虽然他有雄心壮志,但是由于他学识浅薄,于是造成他跑了许多地方最后都得不到重用。再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