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正文内容

李白的讽刺诗有哪些 李白 讽刺

好男人2023-03-20 00:50故事206

今天给各位分享李白的讽刺诗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李白 讽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关于讽刺社会诗句(李白讽刺社会名句)

1.李白讽刺社会名句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嘲鲁儒》李白

《清平调》三首,这三首是为唐玄宗和杨贵妃而作,表面上是歌颂帝妃生活的艳体诗,实际用极艺术的手法表达了深刻的讽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2.关于“讽刺”的诗句有哪些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赠花卿》

唐代: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3.关于“嘲讽”的诗句,都有哪些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句出自《泊秦淮》,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悯农二首》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两句出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句出自《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4.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5.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国风·鄘风·相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明则描述老鼠,实则是统治者用虚伪的礼节以欺骗人民,人民深恶痛绝,比之为鼠,给予辛辣的讽刺。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

4.带有讽刺的古诗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一名官差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 红尘,把荔枝送到黄帝和贵妃避暑的华清宫。

嗜食荔枝的杨贵妃 尝着鲜美清凉的荔枝,嫣然而笑。可外人谁能想到,那奔驰的驿 马是为了进呈荔枝而来。

驿马匆匆,人们以为是在传送国家大事,又有谁知道那些奔 波只是为了给妃子送荔枝。诗人将这两个镜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揭露黄帝为宠爱妃子而无所不为的荒唐,鞭挞了唐朝统治者骄奢 淫逸的生活。

朝天子 咏喇叭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锁哪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简析】 我们知道这首小令是诗人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显然是有所寄托。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寄托是否成功。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_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

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通读全篇,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它不是为咏物而咏物,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强烈的感情色彩,分明在传达一种反抗的呼声,而这些思想内涵都包融在咏物之中。

作品分明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于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这就是“不即不离”。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千里辽阔的江南莺啼燕语,绿叶映衬红花,处处春意浓,水乡山城,酒店前的小旗迎风轻轻摆动。

啊,昔日南朝建造的一座座寺庙,如今都隐现在一片迷茫的烟雨之中。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

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 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 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简析】 词人在金陵胜地,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日月之迁流, 仕途之坎坷,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凝笔端,写成了名 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安石的这一阕 《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全词开门见山,写作者南朝古都金陵胜地,于一个深秋的傍晚,临江揽胜,凭高吊古。

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正”、“初”、“肃”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醒。

以下两句,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之意,点化如同已出。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而出。

然后专写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细看凝眸处,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

帆樯为广景,酒旗为细景,而词人之意以风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一个“背”字,一个“矗”字,用得极妙,把个江边景致写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变化。“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之色。

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颇有大家风范。“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写的是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

“门外楼头”,用杜牧《台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有力。 词至结语,更为奇妙,词人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

此处用典。“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之名句,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

5.内涵的讽刺别人诗句

讽刺诗意为用语包含讽刺内容的诗歌。

在文学史上,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讽刺诗?这些诗作或讽刺一种社会现象,或讽刺一种不公平,全文没有一个骂字,一个脏字,却发人深省。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讽刺诗,比比哪位诗人最会骂人。

《观祈雨》唐·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诗人通过一种天气下的两种不同的生活现象,反映了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无比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久旱无雨,作者呈现了两种现象,一边是土地生烟,干旱异常,龙王庙前,大家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

而另一边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贫女》唐·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首诗诉说了那些贫寒的读书士子们长久屈居人下的不平,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贫家的女儿品格高尚,手艺灵巧,针线活做得非常精美,可即使是这样,却少有人来问媒。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作嫁衣裳。

《丁督护歌》唐·李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此诗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万名工人凿取奇异的文石,没办法很快运达江边水浒。

你看那石头多么粗大笨重,掩面而泣为百姓悲伤千古。《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此诗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李白《笑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笑歌行原文:

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笑矣乎,笑矣乎。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笑矣乎,笑矣乎。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笑歌行翻译及注释

翻译 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曲如钩吗,古人知此可以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吗,古人知此可要死道边。张仪之所以愿鼓三寸不烂之舌,苏秦之所以不愿种洛阳负郭二顷田,皆是此由之故也。真可笑呀,真可笑,君不见沧浪老人唱一曲吗,「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可怜的屈大夫,连自己保身都无术,却虚作《离骚》教人读。真可笑呀,真可笑,赵国有个豫让,楚国有个屈平,卖身却只买得千载虚名。许由洗耳又有什么用?伯夷和叔齐饿死也至无所成。君爱身后之名,我爱眼前之酒。饮酒眼前即能享乐,虚名身后又在何处?男儿穷通当有时,今日之不遇,并非将来也没有时机。如今我曲腰向君,君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猛虎向来不食案上之死肉,洪炉也不铸囊中锥一类的小玩意儿。真可笑呀,真可笑,宁武子和朱买臣,当年也是叩著牛角唱歌,背着柴薪诵书。这些一时遭困顿的贤土若今日逢君,君却看不出来,岂不令人佯狂而傲世哉!

注释 1曲如钩:《后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引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2「张仪」句:张仪,战国时纵横家,魏国人。游说入秦,首创连横,先后任秦相、魏相。《史记·张仪列传》:张仪通楚,「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观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汉书·蒯通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颜师古注:「掉,摇也。」3「苏秦」句:苏秦,战国时纵横家,洛阳人。倡六国合纵抗秦。《史记·苏秦列传》:「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二顷田,全 唐诗 本作一顷田。误。4「沧浪」二句:《楚辞·渔父》:「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5「虚作」句:指屈原。6「赵有」句:豫让,春秋战国间人。始事范中行氏而不悦,去而投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为饮器。豫遁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欲刺襄子未果。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变容,又吞炭哑音,一再谋刺襄子,均不果。后被兵包围,请求襄子衣而击之,呼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屈平,即屈原。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7洗耳:皇甫谧《高士传》卷上《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8夷齐:伯夷、叔齐二人。《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9「猛虎」句:猛虎,含有苛政之意。看,观察,注意。机上肉,机同几,全 唐诗 本作几上肉。指案板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者。《新唐书》卷一二○《桓言范传》:「会日暮事遽,言范不欲广杀,因曰:『(武)三思机上肉尔,留为天子借手。』」十「洪炉」句:洪炉,指天地。《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炉,造化为大冶。」《抱朴子·勗学》:「鼓九阳之洪炉,运大钧乎皇极。」引申为陶冶锤炼人才的环境,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炉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铸,熔炼金属以成器。囊中锥,比喻有才能而未展露的人。《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也。』」周昙《咏史诗·毛遂》:「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此句意谓熔炼人才的洪炉,不铸就像囊中之锥这样有才能而未展露的人。也即设有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⑾宁武子:王本注云:「岂武子是戚之字耶。」《吕氏春秋·举难篇》:「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叩角,指击牛角。朱买臣:汉武帝时人,官至会稽太守。《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背负薪,《乐府诗集》作皆负薪。⑿佯狂,《史记·殷本纪》:「箕子惧,乃佯狂为奴。」佯狂即装疯。

笑歌行赏析

此诗可分为四段。每段都是以「笑矣乎」开头。第一段,诗人化用汉代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来讽刺是非错位、黑自颠倒的丑恶社会现实。接着举了战国时张仪、苏秦的例子来说明「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现象。张仪和苏秦是战国时有名的纵横家。他们凭著三寸不烂之舌,权诈之术,取得了人主的信任。张仪曾作过秦国的丞相,而苏秦却能佩六国相印,成了纵约长。他们都凭著「曲如钩」的本领,成了显赫一时的权贵。如果他抱诚守直,老老实实在家种地的话,说不定他们早就饿死在道边了。李白的这些诗句,借古讽今,旨在揭露当时国君昏聩,才使得像张仪、苏秦那样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小人,一个个受宠得势,而像自己守直不阿的人,却只能作阶下囚了。

由于李白自己将社会看透了,认为不值得为统治者卖命卖力,思想反转为出世。第二段就写出了这种思想的转变。「君不见」四句,借用《楚辞·渔父》的典故,先写那位「避世隐身」 、「欣然自乐」的渔父,后写抱直守忠的屈原。屈原被楚王放逐,行吟泽畔,遇到了隐者渔父。渔父劝他和光同尘,与世推移,而屈原要坚守正义,正道直行,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宁赴湘流,葬身子鱼腹之中,也不愿「以皓皓之自,而蒙世之尘埃。」渔父听完后:「荛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君足』。遂去,不复言。」李白在这里以调侃的口气,表面上是奚落屈原「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其实骨子里是对现实社会的冷嘲热讽。在「曲如钩」的社会里,正直如屈原的人,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还不如学沧浪老人,「避世隐身」为好。

第三段,诗人运用豫让、屈平、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古人以不同方式求得「身后名」,深入展开议论。屈平自投汨罗,博得「以身殉国」的美名。豫让,春秋时晋国人,为智伯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而自杀,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刺客」。巢父和许由为古代著名隐者,传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听后,认为有污自己的耳朵,便逃到颖水边洗耳,当时,巢父正牵犊饮于下流,就责怪许由污其犊口,遂牵犊到上游。伯夷、叔齐为殷朝末年孤竹国君之子,武王伐纣之后,不食周粟而饿死,被孔子称为「古之仁人」。但是,诗人认为这些古人都是为「爱身后名」的奴役,不如「我爱眼前酒」。这个中的妙理在于「饮酒眼前乐」是实实在在的,「身后虚名」则不是。「男儿穷通」自有机遇,不必强求,即使求得「身后名」,死后人们弯腰向你礼拜,你也不知道了。这一「虚」一「实」的反差,正是李白的牢骚话。「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诗人正是以这种惊世骇俗的牢骚话博得千古美名。诗人借用猛虎不屑一顾案头肉和洪炉不熔铸囊中小锥进行类比反衬,表现自己不汲汲于「身后名」的傲骨和大志,嘲笑那些贪图靠「身后名」者不过是些心底狭窄之辈!

最后一段,又以宁武子和朱买臣宕起一笔。宁武子,即宁戚,春秋齐人,有奇才,隐于商旅,齐桓公夜出巡访,他正在喂牛,并击牛角而歌唱,桓公闻而奇之,委以重任。朱买臣,西 *** ,家贫,以卖柴为生,好读书,能朗诵《楚辞》,后被汉武帝征用。诗人用这两个古人的事迹,旨在说明穷通有时,应该顺其自然,从而嘲讽那些被「曲如钩」者迷惑了心窍的当权者,即是遇到宁、朱二人,也不会了解他们,他们也只好去佯狂避世了。

笑歌行创作背景

至德二载(757),李白五十七岁。正月,永王军次寻阳,李白下山人幕。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言志抒怀,旨在思抒奇计以济时艰。二月,皇室内讧,兄弟交兵。永王兵败丹阳,李白于乱军中仓皇逃亡,旋陷寻阳狱中。有鸣冤求援之作多首。江南宣慰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李白推覆洗雪,乃获释。

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和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均肯定此诗为李白所作 因李白晚年被诬为永王「附逆」,政治上又毫无出路,甚至于连衣食都发生了困难。杜甫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可见,李白所写《笑歌行》为狂怪的讽刺诗,是完全有可能的。

诗词作品: 笑歌行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白 诗词归类: 【写人】、【借古讽今】

李白写的一首骂人的诗

李白写的一首骂人的诗《嘲鲁儒》。

《嘲鲁儒》是李白在唐开元末年初游东鲁时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正如诗题所说,这首诗讽刺的对象便是“鲁儒”,也就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

李白主要讽刺了儒生只会死读经书,却不懂经邦治国之策。简单来说,就是骂儒生迂腐,充其量只是个腐儒。全诗采用以古喻今和对比的写法,用典贴切,讽刺辛辣,是李白水平很高的一首讽刺诗。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关于李白的讽刺诗有哪些和李白 讽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28547.html

标签: 李白诗人
分享给朋友:

“李白的讽刺诗有哪些 李白 讽刺” 的相关文章

花羞日代表哪个数字(闭月羞花猜数字)

花羞日代表哪个数字(闭月羞花猜数字)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花羞日代表哪个数字,以及闭月羞花猜数字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日代表什么数字 应该是520吧, 520是我爱你的音译,传说是我国有一个数学家很爱一个女孩子,但是他却没有勇气向她告白,最后他在天天研究数字...

萁五行为什么(汢五行是什么)

萁五行为什么(汢五行是什么)

很多朋友对于萁五行为什么和汢五行是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陈梓萁名字怎么解释 陈梓萁: 姓名笔画数分别是:16 11 14 天格、人格、地格、总格、外格数分别为:17 27 25 41 15 梓:一生清雅荣贵,智勇双全,官运...

菊花阵为什么难平的简单介绍

菊花阵为什么难平的简单介绍

很多朋友对于菊花阵为什么难平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部落冲突八本不规则菊花阵怎么破 自己注册一个吧,很快的。 《部落冲突》攻略游戏中部落的建设,从一本到六本是一个过渡期,不要停留得太久,最好把部落中的所有建筑建设完成以后,就开始升级大本,速升七本,...

霜风为什么是秋(霜秋的意思是什么)

霜风为什么是秋(霜秋的意思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霜风为什么是秋,以及霜秋的意思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哪些古诗中带有“秋”字??? 绘秋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鱼玄机哪个朝代(鱼玄机长什么样子)

鱼玄机哪个朝代(鱼玄机长什么样子)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鱼玄机哪个朝代,以及鱼玄机长什么样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鱼玄机》这首歌歌词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李亿置了一处小宅子,两个人便开始过上神仙眷侣般的日子。朝朝暮暮,含情脉脉,春夏秋冬,千娇百媚。鱼幼微知道裴氏的存在,可是李亿却一直不敢告诉自己的妻子自...

春词刻画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子(写出了春姑娘的什么什么)

春词刻画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子(写出了春姑娘的什么什么)

很多朋友对于春词刻画了一位怎么样的女子和写出了春姑娘的什么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和乐天《春词》 “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