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正文内容

论语上的词语有哪些 论语中的词语有哪些

知几分2023-03-20 14:20故事149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论语上的词语有哪些,以及论语中的词语有哪些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论语的词语

关于论语的词语

《论语先进》篇:

三复斯言、不得其死、言必有中、登堂入室、过犹不及、理屈词穷、一日之长、春风沂水、沂水弦歌、沂水舞雩

《论语颜渊》篇:

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内省不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片言折狱、成人之美、察言观色、一朝之忿、以文会友

《论语子路》篇:

手足无措、名正言顺、一言兴邦、言必信,行必果、和而不同

《论语学而》篇:

不亦乐乎、犯上作乱、巧言令色、一日三省、入孝出悌、行有余力、言而有信、贤贤易色、慎终追远、小大由之、贫而乐道、精益求精、告往知来

《论语为政》篇:

众星拱北、一言蔽之、三十而立、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从心所欲、犬马之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君子不器、周而不比、异端邪说、多闻阙疑、举直错枉、不知其可、见义勇为

《论语八佾》篇:

是可忍,孰不可忍、杞宋无征、了如指掌、告朔饩羊、爱礼存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尽善尽美

《论语里仁》篇:

里仁为美、造次颠沛、观过知仁、朝闻夕死、恶衣恶食、无适无莫、一以贯之、见贤思齐、游必有方、讷言敏行

《论语公冶长篇》

瑚琏之器、闻一知十、朽木难雕、朽木粪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善与人交、三思而行、

愚不可及、斐然成章、不念旧恶、安老怀少、计过自讼

《论语雍也》篇:

行不贰过、肥马轻裘、犁生骍角、迁怒于人、周急继乏、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不堪其忧、祝鮠之佞、敬而远之、文质彬彬、行不由径、先难后获、乐山乐水、博文约礼、从井救人、博施济众、立人达人

《论语述而》篇: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一虎不河、暴虎冯河、死而无悔、

临事而惧、执鞭随蹬、求仁得仁、饮水曲肱、乐以忘忧、生而知之、怪力乱神、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论语泰伯》篇: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犯而不校、六尺之孤、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笃信好学、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自论语的词语

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2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书中的许多格言警句,被广为流传。但你可知道,出自《论语》的成语竟有115个之多!学会这些成语,对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很有帮助,推荐老师、家长让孩子看一看!

A

1. 哀而不伤

【解释】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B

2.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解释】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出自】《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 北辰星拱

【解释】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出自】《论语·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4. 比而不周

【解释】搞帮派,但是不团结。结党营私。

【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 屏气凝神

【解释】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自】《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6. 博施济众

【解释】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7. 博文约礼

【解释】博:广泛;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 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 不得其死

【解释】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对恶人的诅咒。

【出自】《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 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 不亦乐乎

【解释】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出自】《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解释】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C

《论语》中的词语有哪些?

有:犯上作乱、巧言令色、温故知新、见义勇为、文质彬彬

犯上作乱[ fàn shàng zuò luàn ]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温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

温:温习;故:旧的。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义勇为[ jiàn yì yǒng wéi ]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处:《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文质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中的成语

《论语》作为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古人文人必学之作;成语,语言凝练、寓意深远,是中国语言智慧的结晶。那么,《论语》里诞生了哪些成语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论语中的成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中的成语1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倡导,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清·刘鹗记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

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

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7、【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孔子曾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方面,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要可以灵活地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8、【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孔子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9、【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释义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10、【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到各国去游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没有人接受并重用他,他并不灰心。弟子子贡以得到美玉如何处理问孔子,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卖掉它,卖掉它,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出现呢。”

12、【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天底下那些因为急躁鲁莽给自己招来失败、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有很多,意在告诫别人稳重行事。

13、【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春秋时期,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

孔子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可以兴旺。"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

孔子说:"不全对,君主一句话下边不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

14、【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

15、【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

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私,问大夫成传,成传认为只要有才德,就不论亲疏,关键看能不能择善而从,能不能赏罚分明。

16、【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三省吾身,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17、【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

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18、【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9、【文质彬彬】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文质彬彬"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

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20、【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明朝有一人名唤谢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词,所作的歌词在民间流唱甚广。

谢榛到彰德,孙穆王亲自接待他,孙穆王见两人如此投机,便在次年元旦将贾氏及一些丰厚的礼品送给谢榛。

世称孙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风度;但也反映了古时女子的卑贱,被当作礼品送来送去。

21、【既往不咎】

[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释义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22、【过犹不及】

[出处]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释义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

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23、【三思而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

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

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

24、【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释义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要强多了。

25、【察言观色】

[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

释义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察言观色是一切人情往来中操纵自如的基本技术。

“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论语中的成语2

1、 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不得其死

指人不得善终。

《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 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 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 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 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 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 好行小惠

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 后生可畏

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 惠而不费

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 家喻户晓

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 见义勇为

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 举一反三

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 理屈词穷

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0、 鸣鼓而攻之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21、 内省不疚

省:省察,反省;疚;因歉疚而内心不安。自己反省没有内心感到惭愧不安的事。《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2、 能近取譬

譬:打比方。能够就近那自己比方别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要替别人设身处地地着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23、 年富力强

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24、 匹夫不可夺志

匹夫: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5、 轻裘肥马

裘:皮袄。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骏马。《论语·雍也》:“赤(公西华)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来就用“轻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

出自论语的成语 20个以上 要有成语的解释,除了书上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不耻下问:

不以向比自己的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3饱食终日:

指吃饱了反整天什么正经的事也不干

4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不到学生而又不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5不惑之年:《论语·为政》

人到一定年龄就能掌握不少知识,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6不念旧恶:《论语·公冶长》

不记往日的仇怨

7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日夜不停

8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9不知所措:《论语·子路》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10成人之美:《论语·颜渊》

指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实现其愿望

11分崩离析:《论语·季氏》

形容国家或集体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1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原意是已经使他来了,就要使他安心.现多表示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13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追究

14家喻户晓:《论语·泰伯》

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1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看到有利益,先想一想该不该得

16见贤思齐:《论语·里仁》

看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就要向人家学习、看齐

17尽善尽美:《论语·八佾》

形容事物达到完善无缺的境地

18侃侃而谈:《论语·乡党》

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9喟然长叹:《论语·先进》

长长的叹息

20名正言顺:《论语·子路》

原意是:名分不正道理就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21迁怒于人:《论语·雍也》

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28628.html

标签: 释义形容
分享给朋友:

“论语上的词语有哪些 论语中的词语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庄子为什么叫蒙叟(庄子为蒙叟之哭泣)

庄子为什么叫蒙叟(庄子为蒙叟之哭泣)

《庄子》的另一个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约与孟子同时。战国时代宋国蒙(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

大魏王是哪个朝代(魏王是哪个朝代的)

大魏王是哪个朝代(魏王是哪个朝代的)

大魏是哪个朝代 大魏介绍 1、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2、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398年七...

九张机出自哪个的诗(九张机下一句)

九张机出自哪个的诗(九张机下一句)

《九张机》的全文及解释 九张机其一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

莫采石为什么要自藏(莫采石为什么要自藏自养)

莫采石为什么要自藏(莫采石为什么要自藏自养)

昙花梦陈慈航的叔叔想杀他吗 不会,电视剧昙花梦里面,陈慈航叔叔(莫采石)视他为己出,但因为孝忠党国,要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五九档案是他叔叔布的局,他叔叔一开始就不想他涉入其中,奈何他要履行承诺,并且侦探能力太强……最终,他叔叔成全了他,把中正剑交给了他,自杀了。 昙花梦莫采石身份 昙花梦今年可能会播...

留侯为什么是世家(留侯世家是什么的传记)

留侯为什么是世家(留侯世家是什么的传记)

很多朋友对于留侯为什么是世家和留侯世家是什么的传记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汉朝的留候是什么官 汉朝战候是什么官 留侯,是西汉名臣张良封号,《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张良运筹帷幄,佐刘邦平定天下,以功封”留侯”。故在诗文中常用留侯来称颂功...

为什么叫贺新郎(贺新郎别名什么)

为什么叫贺新郎(贺新郎别名什么)

很多朋友对于为什么叫贺新郎和贺新郎别名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2大经典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眼色媚人》)。传说唐玄宗曾亲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