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正文内容

苏轼每天睡多久(我和苏轼过一天)

好男人2022-11-05 19:20诗词215

苏东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这个时代太喧嚣,把很多人卷走了。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可曾问过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苏轼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人生有那么多不得已,那么多不如意,纵有三千青丝,也能一夜白头,你愁的过来吗?

所以,苏轼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将平凡琐碎的生活过得温暖而丰盈。

不断前行,是我们一生的课题;不忘初心,也是我们最好的坚持。

有一次,苏东坡退朝回家,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身边的侍女:

“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

一侍女答道:“您腹中都是文章。”苏东坡不以为然。

另一侍女说:“满腹都是见识。”苏东坡也摇摇头。

只有爱妾王朝云微笑着说:学士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苏东坡闻言,捧腹大笑,连连称是。

苏东坡在《思堂记》里说: 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意思是,心里有话就脱口而出,说出来就得罪人,不说出来自己就憋得难受。我认为宁可得罪人,也一定要说出来。

又说:我从来不思考这个事有利还是有弊,错误的我就要反对,像本能一样根本不需要思考,遇到生死祸福就是命运,我也不会去回避它。

苏东坡的这样一种精神,可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很多中国人的处世智慧,就是怎样变得油滑世故,怎样见人只说三分话,或者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

而苏轼是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君子,他是靠自己直觉的厌恶和喜好,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所以,他总是那么自信潇洒。

苏东坡对物质方面没有过多的追求,而是追求内心人格的升华。

就像他在《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里的写的一样: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洒脱如苏轼,似乎他的生活就该如此。

人活一世,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其它的交给命运。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

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一个人要有把生活过淡的本事,当生活重重砸来的时候,他才能轻轻地放下。

苏东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但是艰苦的生活并不能打压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总能把生活过得悠闲如诗。

贬官黄州期间,为了一家人的口粮,苏东坡亲自开荒种地,挖鱼塘,筑水坝,栽橘树,托人从四川老家捎来菜籽种下。

但是他没有一点不高兴的意思,自认为远离纷争,安于世界一隅,每天睡到自然醒,逢上雨天就赖赖床……不亦快哉!

吃野菜的时候,他便感叹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面对自然界的美景,他也自豪道:

江山风月,

本无常主,

闲者便是主人。

年轻人有梦想,老年人有回忆。

物是人非,知交零落,但消磨过、享受过的美好时光,在记忆里永恒。

于纸端,苏东坡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一个文字王国,一个文学宇宙。

庄周梦蝶,黄粱一枕,人间不过是你无形的梦,偶然留下的梦,红尘一梦。

苏轼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春去秋来,红尘如梦。

你能留给岁月的,岁月能留给你的,除了最好的自己,别无他物。

古人中绝不乏真性情者,唯东坡一人,任性得一塌糊涂。

他评价自己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这里的“任性”,是随性随缘,无所约束;“放旷”,是放下,因为放下,天地因之旷远辽阔。

苏东坡花甲之年被流放海南。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苏东坡得以北返。

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他写到: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因为放下,苏东坡的魅力穿越千年,依旧对我们影响深远。

他历经磨砺却日益纯净、天真烂漫。这种大情怀,而今又有几人能参透?

苏东坡,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

林语堂曾这样赞叹苏东坡: 在中国历史上,还找不到谁的生活能比他更丰富精彩,还找不到谁能比他更善于发掘生活的快乐。

发现快乐和制造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

人生缘何快乐少,只因未读苏东坡。

古人每天睡多少时间?

夏、商、周三代那时没有钟表和月历,要知道时间、季节、方位,都得仰看日月星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时间表画在天上,当时古人睡觉时间也因此而定。后来古人把时间分为十二时辰,各个时辰都有其相对应的含义,其中亥时就是晚上9点到11点,这就是古人入寝的时间,卯时为早上5点到7点,所对应的就是起床的时间。按此作息时间计算,一般睡眠时间为8小时,和现代人相比睡眠时间相差不大,不过相对睡眠起床的时间提早了。

古人认为,睡觉不仅是休 息,还是一种养生;不仅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学问?? “人定” 亥时入眠最益养生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已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早在先秦时代, 古人已总结出了一套 “睡觉原理” 。 托名黄帝所作的 《黄帝内经?素问篇》 , 可以说是古人睡觉的“指导性文件” ,里面细谈了睡法和睡觉的重要性,其中的《四气调神 大论》指出,上床睡觉的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时而动:春夏两季,应“夜卧早起” , 秋季则要“早卧早起” ,冬季宜“早卧晚起” 。

这一“睡觉原理” ,即使在生活节奏很快的现 代,也不失参考价值。 秦汉时期,人们更加重视睡觉。1972 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曾出土了一批汉简,其 中有医书《十问》 ,就披露了时人对睡觉的认识: “一昔不卧,百日不复。 ” 那么,古人晚上几点上床睡觉?笼统说来是八个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具体 说来,则是“人定”之时。人定是什么时间?古人将现代一天的 24 小时,划分为十二个单 位:即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配 之以十二地支,对应时间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 酉时、戌时、亥时。人定之时,就是亥时,相当于现代 21 点至 23 点。 人定,又称“定昏” 、 “夤夜” ,意思是:夜已深了,人们应停止活动安歇睡觉了。

发生 在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故事里即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说明那时人们在人 定时分都开始睡了。 古人认为, 上床时间最晚不宜过夜半的子时, 即 23 点至次日凌晨 1 点。 明代谢肇淛 《五 杂俎》 “事部” 中即称: “夜读书不可过子时” 。 谢肇淛认为, 如果读书过子时, “盖人当是时, 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熬夜读书将严重透支健康。 谢肇淛看到有人彻夜读书,累得呕血,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起床时间,古人则崇尚“早起” ,即便是帝王之家也是这样。据宋代江少虞《宋朝 事实类苑》记载,宋太宗即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深夜就寝,五鼓而起” 。需要上早朝的臣 僚们起床时间更早,所以才有“朝臣待漏五更寒”的痛苦。 “五更”起床最益健康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乐于假寐“数刻之味其美无涯” 就睡觉而言, 古代不少名人都有一番经验之谈。 宋代文人苏东坡就是一位会睡觉的高人, 他曾与同为文人的李廌聊过睡觉之妙。

李廌在《师友谈记》中记下苏东坡当时的一番高论, 题为“东坡言寝寐得三昧” 。 苏东坡睡觉有个怪癖,哪怕床有一点不稳,他都睡不着,一定要安排稳当后才能睡。躺 到床上,正式开始睡觉时“瞑目听息” , “不可少有蠕动” ,他说这样做是“务在定心胜之” 。 苏东坡从不睡懒觉,每天“五更初起” 。但他起来后并不是立即投入工作和学习,而是 梳头洗脸一番,穿戴整齐后,再找一张干净的榻闭眼躺一会儿,称作“假寐” 。这样的“假 寐” ,即我们所说的“再眯一会儿” ,无异于回龙觉。苏东坡乐于假寐,并深得其妙,称“数 刻之味,其美无涯;通夕之味,殆非可比” 。 从古人所留的笔记来看,在历朝历代,宋代人是最会睡觉的,还睡出了不少理论,这或 许与北宋的时局有关。宋代在睡觉上比苏东坡还要讲究的,是一个叫陈抟的著名思想家。

陈 抟在《宋史》上有传,列于“隐逸”人物类,他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人称 “陈抟老祖” 。关于陈抟的“善睡” ,据《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每寝处,多百余日不 起” ,意思是陈抟一觉能睡一百多天。因为太能睡了,陈抟还有“睡仙”之美誉。 陈抟能睡会睡,不仅讲究“睡品” ,还睡出了境界。他早年“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 以山水为乐” 。宋太宗赵光义久闻其名,曾派人到其隐居地华山,请其出山,入朝为官。据 传宋太宗给陈抟作诗称: “如今若肯随征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可是,陈抟并不为其所动, 以《答使者辞不赴诏》回应: “轩冕浮云绝念虑,三峰只乞睡千年。 ” “三峰只乞睡千年” ,这是何等厉害的睡觉境界!其实,陈抟已不是单纯的睡觉,而是 把睡觉当成了一种修身和养生手段——“导养及还丹之事” ,他也因此活了 118 岁。 睡姿“卧如弓”睡眠质量最高 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睡诀》提倡“睡侧而屈觉正而伸”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睡觉时的睡姿也很在意,认为睡觉姿势不好不利于健康。

人类睡觉的姿势主要有仰卧、 俯卧、 侧卧三种, 这三种姿势哪种好?古人有个七字评价: “侧龙卧虎仰瘫尸” 。最讲究睡觉的宋代人还总结出一套理论,如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曾 推出 22 字《睡诀》 : “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 “睡侧而屈” ,即古人常说的“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中的“卧如弓” 。古人不喜欢 “仰卧” ,儒家圣人孔子即反感这种睡姿,他在《论语?乡党》中说, “寝不尸,居不客” ,意 思是睡觉不要像死尸那样躺着,居家时不要像做客那么拘束。可能是受孔子观点的影响,古 人睡觉时最忌讳“挺尸” ,提倡“睡不厌屈,觉不厌伸” 。 为何古人认为侧卧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是这样说的: “屈 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 ”这个观点也为中国道家所崇尚, 《道藏?混元经》持有类似 的观点: “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 ” 托名陈抟的 《希夷安睡诀》 还具体记述了这种侧卧之法: “左侧卧,则屈左足, 屈左臂, 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右股间。右侧卧,反是。 ”按照这种睡法,身体恰呈半月状, 正好是“卧如弓” 。这种睡法古人视如良方,美言之为“睡方” ,有诗即称: “华山处士如容 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 再进一步说,身体侧向哪个方向也有讲究。古人认为,侧卧以向右为佳,有人甚至称这 是“吉祥睡” 。这种“吉祥睡”已为现代医学证明是科学、合理的,因为从生理解剖位置来 看,这种睡法心脏位置会向右,肝脏则位于右胁部,胃肠的开口全在右侧,这种姿势可减轻 心脏压力。 “吉祥睡”尤其适合老年人,清代曹廷栋在《老老恒言》 “安寝”条即称: “如食 后必欲卧,宜右侧宜舒脾气。 ” 方向“头东脚西”睡眠效果最好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春夏向东秋冬向西” 在寻找到最佳睡姿的同时,古人还在睡觉的朝向上进行了探索。古人认为,头朝哪睡, 事关身体健康和睡眠的质量,但到底头朝哪睡比较好,并没有最佳睡姿选择上那么统一。 古代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睡觉的朝向应因时而变,即所谓“四时说” 。持这种观点的,以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为代表,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称: “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 西。 ”意思是,春夏两季,睡觉时宜头朝东,脚朝西;秋冬两季刚好相反,宜头朝西、脚向 东。 具体调换方向的时间点,宜以“立春”和“立秋”两个节气为起始。

宋蒲虔贯《保生要 录》中是这样说的: “凡卧,自立春后至立秋前,欲东其首;自立秋之后至立春前,欲西其 首。 ” 这种“东西向”睡觉观念,在中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并对建筑的内部结构产生深刻影 响。 在秦汉以后, 不论是帝王宫殿还是坊间民居, 房间摆床多是东西向, 就是受此 “睡觉观” 的影响,这种观念或许正是在《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基础上产生的。 总的说来,古人在睡觉朝向的选择上,以东为上,西次之;南亦可,北不宜。有的养生 家干脆认为,睡觉的朝向宜“寝恒东首” ,即睡觉固定头朝东,脚朝西。其理由是,东方主 春,主升发之气,四季头朝东睡觉最适合, “谓顺生气而卧也。 ” 在四种朝向中, “北卧” ,即头朝北,脚向南,是古人最不欢迎的,是一种忌讳。 《千金 要方?道林养性》即称, “头勿北卧,及墙北亦勿安床” ; 《老老恒言》 “安寝”条也说, “首勿 北卧,谓避地气。 ” 为何睡觉不能头朝北?古代养生家认为,北方属水,阴中之阴位,主冬主寒,恐北首而 卧阴寒之气直伤人体元阳, 损害元神之府。

事实上, 这一观点也是受到孔子言论的影响, 《孔 子家语?问礼》中有一种说法,头朝北是“死人向” ,即所谓“生者南向,死者北首” 。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古人睡觉之“方向说”其实并没有科学道理,甚至包含不少迷信成 分,过于玄乎。以古人“南北向”睡觉不宜一说为例,现代有的科学家便认为,南北向与地 球磁场方向一致,睡眠效果更好。

苏轼的资料

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生平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仁凤翔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 任职史馆

1065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2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 娶王闰之

1069 返京;任职史馆

1071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任密州太守

1076 任徐州太守

1079 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谪居黄州

1084 往常州

1085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1126 北宋亡

苏轼的三任妻子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朝云被扶正后过了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朝云逝后,苏轼一直鳏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亡妻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南名胜之地。

苏东坡的绝命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诗的时间是它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

苏轼轶闻

1,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2,东坡肉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3,苏轼退房

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很多人都推崇苏东坡的养生之道,那么苏东坡是如何养生的?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推崇养生,并且养生的人群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那么你们知道吗?古代的大文学家以及美食爱好者苏东坡也热衷于养生,而且他把认为有助于养生的经验都记录在了《东坡志林》中,这些养生经验非常贴近生活。

苏东坡曾经给朋友写了一个从战国流传下来的养生方子,在苏东坡看来这非常的有效,因此在养生方子里面提到了四种方法。第一就是无事以当贵。意思就是说在没有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比养生更重要了。第二就是早寝以当富。在苏东坡看来早睡是一种财富,所以提倡早睡。第三个就是安步以当车。也就是说少坐车,要多步行。最后就是晓食以当肉。意思就是说晚一点吃饭,饿了就把吃的食物都想成肉,这样就能够非常有食欲。要知道苏东坡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穷的,非常缺乏食物,所以其中的第三条、四条对他非常的重要。

其次苏东坡对喝水也有一定的研究。在苏东坡看来,雨水是可以泡茶,长期服用这样的水是能够有长生之效。所以在苏东坡的院中有很多盆盆罐罐,这些都是用来接雨的。

最后就是喝茶,苏东坡对喝茶也有新的认识。在苏东坡看来,喝茶虽然可以解腻消烦,但是不能泡浓茶,要不然会损伤脾胃。所以说他觉得饭后喝浓茶只是用来漱口,而且漱口茶没有必要用那些高档茶。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29.html

分享给朋友:

“苏轼每天睡多久(我和苏轼过一天)” 的相关文章

山郡逢春初乍晴写的是哪个地方(山郡逢春初乍晴写的是什么城市)

山郡逢春初乍晴写的是哪个地方(山郡逢春初乍晴写的是什么城市)

三郡逢春复乍晴写的是哪里 “三郡逢春复乍晴”写的是济南。山郡:指济南府,其城南多山,故称。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祯的《初春济南作》:“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阴晴多变,此时突然放晴,阳光下的池塘里流出一股股清凉的泉水。济南素有“家家泉水,户...

西江月是哪个写的(怎样写西江月)

西江月是哪个写的(怎样写西江月)

大家好,关于西江月是哪个写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怎样写西江月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西江月》的作者是谁?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思成的诗词有哪些(思和成的诗句)

思成的诗词有哪些(思和成的诗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思成的诗词有哪些,以及思和成的诗句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相思的古诗词有哪些?? 1、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

有关于冬天古诗有哪些(有关于冬天古诗有哪些诗)

有关于冬天古诗有哪些(有关于冬天古诗有哪些诗)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有关于冬天古诗有哪些,以及有关于冬天古诗有哪些诗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关于冬天的诗句古诗 关于冬天的诗句古诗如下:1、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2、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3、月黑雁飞高,单...

蔡襄有哪些古诗(蔡襄的诗词)

蔡襄有哪些古诗(蔡襄的诗词)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蔡襄有哪些古诗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蔡襄的诗词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描写“落英缤纷”的诗句有哪些? 1、落英飘去起新愁,可堪题叶寄东楼。出处:《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2、落英飘去起新愁...

杜甫诗集哪个版本好(杜甫诗集哪个版本好听)

杜甫诗集哪个版本好(杜甫诗集哪个版本好听)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杜甫诗集哪个版本好,以及杜甫诗集哪个版本好听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你看来杜甫的诗集哪个注本最好? 强烈建议翻看山东大学萧涤非先生的《杜甫诗选注》,该著产生较早,其经典性和权威性不容置疑,尽管文中也有值得商榷之处。莫砺锋先生的《杜甫诗歌讲演录》亲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