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内容

作者写了百丈山哪些有特点的景物 百丈山记写作特色

一缕阳光2023-03-31 12:00历史192

很多朋友对于作者写了百丈山哪些有特点的景物和百丈山记写作特色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百丈山记与小潭实际中水各有什么特点

1、百丈山记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写出山涧水的清澈。小石潭记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2、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百丈山的特点清澈,清冽,瀑布壮美湍急声音清脆。

朱熹《百丈山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百丈山记原文: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籐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百丈山记翻译及注释

翻译 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著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籐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巖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像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像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像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诗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注释 1.本文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载于《朱文公文集》七十八卷。百丈山在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2.许:表示约数。3.绝壑:又深又险的山沟。4.控:临。垂崖:陡峭的山崖。5.度:渡过,过去。6.循:顺。7.得:遇见。8.梁:桥。9.亭午:正午。10.淙:流注,灌注。11.溅溅:水流声。12.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13.瞰:俯视。14.蹑:踏,踩。15.庵:尼姑的寺庙。16.才:仅仅。17.卑庳:低矮。迫隘:狭窄。18.胜:美好。19.罅:裂缝。20.据:通「倨」,踞坐,蹲坐,这里作「座落」解。21.水石峻激:为合叙句,拆分开来为「水激,石峻」。22.玩:欣赏,品味。23.潺潺:象声词,溪水流动的声音。24.昧:昏暗。25.瀵涌:喷涌。26.烛:照。27.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夺目:光彩耀眼。28.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29.历历:一个个清清楚楚的。30.薄:迫近。31.殚:尽。32.川:平野,平地。33.飞浮:飘飞浮动。34.径:小路。35.祷:祈祷。36.穷:尽。37.纪:通「记」。38.叙次:按照次序记叙。39.各别为小诗:各个另外作了几首短诗。按:所作小诗是六首五绝,见《朱文公文集》卷六《百丈山台咏》。40.夫:远指代词,那些。

百丈山记创作背景

这篇游记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所写的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东北。作者与同游者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这在末节中作了交代。诗文并作,记其游览之胜。而作者于诗外作文,不仅为著「呈同游诸君」,同时「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这篇末文字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百丈山记赏析

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文尾映照题目,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显得十分集中、紧凑。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分为两组:第一组叙述踏石磴、过涧水、入山门而至西阁,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瀑布、夕照与云海,叙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

第一段,从「登百丈山三里许」直接切入,前面的上山经过,所见所闻,一概略而不提,笔锋直逼描述中心:「山之胜盖自此始」。「左俯绝壑,右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及得度」,一「俯」一「控」,写出地势险要,得叠石为台阶才能通过。作者在这里表现了对险奇美的欣赏。

第二段,描述循水游览,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萌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段山门前后诸景点虽历历如绘,以「跨」、「度」、「上」等行为动词,展示过程,一笔不漏地描述了游览经过和诸多景象,但其详写重点则放在幽静美的描绘上。作者以「涧」为中心,贯穿着水的描写。「苍籐古木」的掩映,伴和著「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声色并茂。「盛夏亭午无暑气」,「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点染了清幽的氛围和清冽的感受。第二段一开始先略提小涧,再谛听水声溅溅,再瞰涧水流淌,再写「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探寻了水源,再以「乃为前所谓小涧者」,照应前文,并以「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表达了作者的欣赏态度,最后归结为「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的描述,显露了自己的审美趣味和情调。

第三段,先写壮美的瀑布,后又写了美姿美态的山峰。

先写瀑布。如果说第二段写出了百丈山的幽美的话,那么第三段写瀑布则重在表现壮美。先以「下临峭岸,深昧险绝」的险奇美作映衬,再写出「于林薄间东南望」的瀑布景象。「瀑布自前巖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凌空而泻,气势非凡。「沫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壮丽异常。然后写山峰。作者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主次层次感丰富的图画。「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接著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清晨「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凸现的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

最后一段,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导游,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这一句是作者游后的结论,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

这篇游记和一般平铺直叙的游记不同,作者处处留意对重点景观进行介绍、描写。如开头就直接写「石磴」,而舍去了关于登山历程的冗长叙述。又如写小涧,仅从客观方面写到了「苍籐古木」、「水皆清澈」以及涧水飞溅而下的淙淙声,和「盛夏亭午无暑气」这一游人的主观感受,笔墨无多,就点染出了此地环境的清幽宜人。 [3] 作者在介绍自然景观时,还擅于运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即先叙述该处属平常景观,然后从中找出可供游人欣赏或可能使游人感兴趣的某一侧面、景点来进行介绍。如写山中六景之一的山门,仅有一「不能容十许人」的小屋,殊无可观,而作者用一转折语气,以「然」字领起,指出此地亦别有情趣。因为它「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倘若炎夏登临,峡风拂面,定当十分畅快,就使读者不禁心向往之了。又如写到山庵时,以为它「才老屋数间」,且狭小低湿,自然无可欣赏,而作者用一「独」字领起,指出庵之西阁却为一胜景,特别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叙述了夜卧其上,下听泉声潺潺,所引起的悲凉之感。 [3] 百丈山中最吸引游人的,是石台和石台周围的景色。从「下临峭岸」的石台上,既可于「林薄间」望见前巖巖穴中喷涌而出,「投空数十尺」的瀑布;又可远眺「数百里峰峦高下」的壮观景色。还有变化万千的云海、冉冉西沉的夕阳。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为了突现石台及其周围景色之美,作者多次运用了恰切而生动的比喻,如说瀑布飞沫「如散珠喷雾」,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云海中诸山「若飞浮往来」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描写瀑布飞沫为日光所照时的景象的一段文字,虽为直叙,但由于能为山水传神,其技巧也不能不令人叹服。

诗词作品: 百丈山记 诗词作者:【 宋代 】 朱熹 诗词归类: 【游记】、【写景】、【山水】

百丈山记原文、注释、译文

百丈山记原文、注释、译文1

百丈山记

作者:朱熹

原文: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目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其最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译文:

登上百丈山三里来路,向右边俯视,是又深又险的山沟,路的左边靠着陡峭的山崖,路面是垒起来的石磴,上了十几个台阶才过去了这段险区。百丈山的胜景,从此开始了。

顺着石磴往东走,遇到一条小涧。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没有一点热气。涧水全是清澈见底,从高处流下来,发出“溅溅”的声响。走过石桥,沿着两旁都是山崖的小路曲曲折折地登上去,遇到了一座寺院的大门。有三间小房子,连十来个人也容纳不下来,但是前面可以俯视涧水。大门的后面临着石池,风从两旁的山峡间吹来,整天不断。大门里边,又有一座石桥横跨在石池上。过了石桥往北走,踩着石梯,上几级就到了尼姑庵。尼姑庵仅有几间旧房子,房子又矮又窄,没有什么值得观看的地方。只有西阁美好。溪水从西面山谷中顺着裂缝从西阁下面象箭射一般飞奔流出,向南与东面山谷中的水一块注入石池中。水从石池中再流出来,就形成了前面所说的那条小涧。西阁座落在它的上游,在激流和峻石相搏击的地方,最值得欣赏。后面是一座石壁,没有什么可看的。一个人晚上躺在西阁里面,枕头和卧席下面整夜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越听得时间长越感到悲哀,但也很有意思。

从寺院的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下来。溅起的水沫象散落的珍珠,又象喷射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不能正眼去看。石台在山西南的缺口处,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有一座特别秀丽的山峰出现在眼前,而远近几百里高低不同的峰峦也都一个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过来,紫色和翠绿色重重叠叠,数也数不完。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象一起一伏的大海波涛一样。而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象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的人凿出些仅能容下脚的石磴来通过,并在东面建了一座神祠,遇到水涝或旱灾就到那里去祈祷。害怕危险的人有的就不敢过去。而山上可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

我同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到这里来游览。已经把山上的胜景都写记述过了,我又按照次序这样详细记述下来。山上最值得观赏的地方是石磴、小涧、寺院大门、石台、西阁和瀑布。因此分别作了短诗来描述这些地方,并呈送给了一同来游览的人。现在又写了这篇游记,用它来告诉那些想去游览而未能去的人。

注释:

1、本文作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载于《朱文公文集》七十八卷。百丈山在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

2、许:表示约数。

3、绝壑:又深又险的山沟。

4、控:临。垂崖:陡峭的山崖。

5、度:渡过,过去。

6、循:顺。

7、得:遇见。

8、梁:桥。

9、亭午:正午。

10、淙:流注,灌注。

11、溅溅:水流声。

12、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

13、瞰:俯视。

14、蹑:踏,踩。

15、庵:尼姑的寺庙。

16、才:仅仅。

17、卑庳:低矮。迫隘:狭窄。

18、胜:美好。

19、罅:裂缝。

20、据:通“倨”,踞坐,蹲坐,这里作“座落”解。

21、水石峻激:为合叙句,拆分开来为“水激,石峻”。

22、玩:欣赏,品味。

23、潺潺:象声词,溪水流动的声音。

24、昧:昏暗。

25、瀵涌:喷涌。

26、烛:照。

27、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夺目:光彩耀眼。

28、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

29、历历:一个个清清楚楚的。

30、薄:迫近。

31、殚:尽。

32、川:平野,平地。

33、飞浮:飘飞浮动。

34、径:小路。

35、祷:祈祷。

36、穷:尽。

37、纪:通“记”。

38、叙次:按照次序记叙。

39、各别为小诗:各个另外作了几首短诗。按:所作小诗是六首五绝,见《朱文公文集》卷六《百丈山台咏》。

40、夫:远指代词,那些。

百丈山记原文、注释、译文2

登百丈山三里许[2],右俯绝壑[3],左控垂崖[4];叠石为磴[5],十余级乃得度[6]。山之胜盖自此始[7]。循磴而东[8],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9]。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10];水皆清澈,自高淙下[11],其声溅溅然[12]。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13],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14],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15]。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16],无足观[17],独其西阁为胜[18]。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19],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20],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21],当水石峻激相搏处[22],最为可玩[23]。乃壁其后[24],无所睹。独夜卧其上[25],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26],深昧险绝[27]。于林薄间东南望[28],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29],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30],璀璨夺目[31],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32],前揖芦山[33],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34]。日薄西山[35],余光横照,紫翠重叠[36],不可殚数[37]。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38],乡人凿石容磴以度[39],而作神祠于其东[40],水旱祷焉[41]。畏险者或不敢度[42],然山之可观者[43],至是则亦穷矣。

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44]。既皆赋诗以纪其胜[45],余又叙次其详如此[46]。而最其可观者[47],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48],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年月日记[49]。

【注释】 [1]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与今武夷山市交界处,海拔690米

[2]三里许:约三里路。

[3]绝壑(hè):深险的山谷。

[4]控:控扼,引接。

[5]磴(dèng):石台阶。

[6]度:越过。

[7]“山之”句:是说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胜:指风景优美。

[8]循:顺、沿。

[9]梁:桥。

[10]“虽盛”句:是说即使是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

[11]淙(cóng)下:涧水发出淙淙的声音流下。淙:流水的声音。

[12]溅溅:水疾流时发出的声音。

[13]山门:寺庙多在山林,在通往庙宇的引道上设立外门,称“山门”。

[14]瞰(kàn):俯视。

[15]蹑(niè):踩。庵(ān):僧尼敬佛住的小屋。后来多指尼姑修行的小庙。

[16]卑庳(bì):低矮。庳:原作“痹”,误。迫隘(ài):狭窄。

[17]无足观: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

[18]西阁:指庵中的西阁楼。

[19]罅(xià):缝隙。

[20]并注:一同流入。

[21]据:占据,位居。

[22]当:面对。水石峻激相搏:山石峻峭,水流湍急,水石相撞,如同搏击。

[23]玩:观赏。

[24]“乃壁”二句:承上句说,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乃”,而,却,表示转折语气。“壁”,石壁。“其”,指西阁。

[25]“独夜卧”五句:是说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其”,指西阁。“潺潺(chán)”,流水声。

[26]峭(qiào)岸:悬崖峭壁。

[27]深昧:深暗。

[28]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

[29]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这句是说,看见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

[30]烛:照耀。

[31]璀粲(cuǐ càn):光彩鲜明。

[32]缺:指山的缺口。

[33]芦山:芦峰山,在福建建阳西北,与百丈山东西遥对。石台面对芦山。像是在拱手作揖,所以说“前揖”。

[34]历历:分明的样子。

[35]薄:迫近。

[36]紫翠重叠:是说群山在夕阳照耀下,或紫或翠,重叠相映。

[37]不可殚(dān)数:数不尽。

[38]径:小路。

[39]凿石容磴: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

[40]神祠(cí):祭神的祠堂。

[41]水旱祷焉: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

[42]或:有的人,复指“畏险者”。

[43]“然山”句:是说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是”,此,指台东神祠。

[44]之:指百丈山。

[45]“既皆”句:朱熹有《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46]叙次:依次叙述。

[47]最其可观者:最值得观赏的地方。

[48]各别为小诗:每一处另外写了一首小诗。《百丈山六咏》是六首五言绝句。今录其中题为《瀑布》一首:“巅崖山飞泉,百尺散风雨。空质丽清晖,龙鸾共掀舞。”识(zhì):记。夫:那些。

[49]年月日:这里略去了写这篇游记的具体时间。

作者及题解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于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官至宝文阁待制。谥号“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他是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明清以来,奉为“大贤”,配享孔庙,在日本和朝鲜半岛广有影响。著作繁富,除《诗集传》等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

《百丈山记》选自《朱文公文集》。它写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等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了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尾呼应,一气贯串,显得十分集中、紧凑。有选择地落笔于六处景致,分为两组,第一组叙述踏石磴、过涧水、入山门而至西阁,主要描写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第二组中由石台引出,主要描写瀑布、夕照与云海,叙次分明,铺排得当,重点突出,引人入胜。通篇状物写景,准确而形象,细致而生动,表现出作者精细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的功夫。在同时所写《百丈山六咏》之一《西阁》的绝句中,朱熹曾抒发了“安得枕下泉,去作人间雨”的情怀与议论,而没有把它写进本文。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

译文

登上百丈山约三里多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

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里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

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它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

小石潭记和百丈山记描写的景物有什么异同?

《小石潭记》描写景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这篇游记和一般平铺直叙的游记不同,作者处处留意对重点景观进行介绍、描写。如开头就直接写“石磴”,而舍去了关于登山历程的冗长叙述。又如写小涧,仅从客观方面写到了“苍藤古木”、“水皆清澈”以及涧水飞溅而下的淙淙声,和“盛夏亭午无暑气”这一游人的主观感受,笔墨无多,就点染出了此地环境的清幽宜人。 作者在介绍自然景观时,还擅于运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即先叙述该处属平常景观,然后从中找出可供游人欣赏或可能使游人感兴趣的某一侧面、景点来进行介绍。如写山中六景之一的山门,仅有一“不能容十许人”的小屋,殊无可观,而作者用一转折语气,以“然”字领起,指出此地亦别有情趣。因为它“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倘若炎夏登临,峡风拂面,定当十分畅快,就使读者不禁心向往之了。又如写到山庵时,以为它“才老屋数间”,且狭小低湿,自然无可欣赏,而作者用一“独”字领起,指出庵之西阁却为一胜景,特别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叙述了夜卧其上,下听泉声潺潺,所引起的悲凉之感。 [3]

百丈山中最吸引游人的,是石台和石台周围的景色。从“下临峭岸”的石台上,既可于“林薄间”望见前岩岩穴中喷涌而出,“投空数十尺”的瀑布;又可远眺“数百里峰峦高下”的壮观景色。还有变化万千的云海、冉冉西沉的夕阳。真是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为了突现石台及其周围景色之美,作者多次运用了恰切而生动的比喻,如说瀑布飞沫“如散珠喷雾”,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云海中诸山“若飞浮往来”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描写瀑布飞沫为日光所照时的景象的一段文字,虽为直叙,但由于能为山水传神,其技巧也不能不令人叹服。

作者写了百丈山哪些有特点的景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百丈山记写作特色、作者写了百丈山哪些有特点的景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30177.html

标签: 作者瀑布
分享给朋友:

“作者写了百丈山哪些有特点的景物 百丈山记写作特色” 的相关文章

风狂花嫩是多少签的简单介绍

风狂花嫩是多少签的简单介绍

萝卜花真美!作文 萝卜相信大家都见过,但很少有人知道萝卜花是什么颜色的,它的颜色主要的白紫色,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萝卜花真美!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萝卜花真美!作文 篇1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拿起水杯去给萝卜浇水。刚走到阳台,我惊喜地发现:萝卜居然开花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萝卜开花,那花儿朝...

唐朝韩愈所说的水部是哪个部的简单介绍

唐朝韩愈所说的水部是哪个部的简单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韩愈所说的水部是哪个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

王秀才是哪个电视剧(王秀才是哪个电视剧里的人物)

王秀才是哪个电视剧(王秀才是哪个电视剧里的人物)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王秀才是哪个电视剧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王秀才是哪个电视剧里的人物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很老的电视剧三根灯草财主临死前让老婆灭了两根灯草才死的、人小气 儒林外史》第五回:"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

如何形容微风(如何形容微风中的小花的短句)

如何形容微风(如何形容微风中的小花的短句)

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形容微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形容微风中的小花的短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形容微风的优美句子全是写风 1) 微风似从天上吹来,带着冷月寒星的凉意和银河的水气,冷冷的潮潮的使凡是有心的生命都会觉得心情舒畅。2) 微风还常常喜欢抚摸田野...

辛弃疾活了多少岁(辛弃疾活了几岁)

辛弃疾活了多少岁(辛弃疾活了几岁)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辛弃疾活了多少岁,以及辛弃疾活了几岁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辛弃疾活了多大,写过什么?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如何欣赏画站远些(离画画的远点)

如何欣赏画站远些(离画画的远点)

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欣赏画站远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离画画的远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要欣赏绘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要欣赏绘画,领略到绘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从绘画特有的造型语汇出发,了解绘画与其他造型艺术的不同,从绘画基本的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