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内容

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四年级

青栀白衫2023-05-02 18:58历史164

大家好,关于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四年级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含竹的诗句100首

关于竹子的诗句: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竹石》

2.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5.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6.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罩逗培万朵百重衣。——毛《七律·答友人》

7.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刘禹锡《庭竹》

8.贞姿不受雪霜侵,直节亭亭易见心。——马谦斋《水仙子·咏竹》

9.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刘禹锡《庭竹》

10.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11.白沙翠竹长干寺,绿水朱楼白下城。——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白沙翠竹长干寺》

1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朱淑真《初夏》

13.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14.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梅尧臣《得陈天常屯田斑筇竹二枚》

15.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

16.瞻彼淇奥,绿竹青青。——《诗经》

17.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杜甫《三绝句》

18.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王勃《送卢主簿》

19.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20.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郑思肖《爱竹歌》

21.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杜甫《佳人》

22.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宋之问《绿竹引》

23.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閟。——韩愈《新竹》

24.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25.试问宜楼楼下竹,年来应长新篁。——张孝祥《临江仙·试问宜楼楼下竹》

2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7.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

2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板桥《新竹》

29.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张籍《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30.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诗经》

3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32.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王昌龄《龙标野宴》

33.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甫《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34.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35.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郑思肖《爱竹歌》

36.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37.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38.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39.君心节直更心虚。移植并庭除。——王之道《朝中措·君心节直更心虚》

40.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郑域《昭君怨·梅花》

41.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杜甫《引水》

4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43.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新竹》

44.青冥亦自守,软弱强扶持。——杜甫《苦竹》

45.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阮籍物唯《咏怀八十二首》

46.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指握四首》

47.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48.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贾岛《竹》

49.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秦韬玉《题竹》

50.竹亭人不到,新笋满前轩。——韩愈《和侯协律咏笋》

51.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朱元璋《咏竹》

52.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嫩节留馀箨,新业出旧阑。 ——王维《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

53.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高适《酬马八效古见赠》

54.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朱淑真《卜算子·竹里一枝斜》

5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56.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

57.不图结实来双凤, 且要长竿钓巨鱼。——王贞白《洗竹》

58.一节呼龙万里秋,数茎垂海六鳌愁。——陈陶《竹十一首》

59.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

60.圆紧珊瑚节,钐利翡翠翎。俨若青帝仗,矗如紫姑屏。 ——皮日休《公斋四咏·新竹》

61.繁紫韵松竹,远黄绕篱落。——刘禹锡《百花行》

6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63. 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白居易《食笋》

64.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陈子昂《修竹篇》

65.一旦心空忽归去,挺身特立化为玉。——郑思肖《爱竹歌》

66.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锁千梢修竹。——陆游《赤壁词·招韩无咎游金山》

67.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王维《投道一师兰若宿》

68.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李白《题宛溪馆》

69.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薛涛《酬人雨后玩竹》

70.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郑域《昭君怨·梅花》

71.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杜甫《引水》

72.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李贺《竹》

73.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朱庆馀《送元处士游天台》

74.瞻彼淇奥,绿竹青青。——《诗经》

75.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76.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白居易《食笋》

77.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陈子昂《修竹篇》

78.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79.遍造山水有竹处,不问主人识不识。——郑思肖《爱竹歌》

80.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元稹《南秦雪》

81.佳人学得平阳曲。纤纤玉笋横孤竹。——张先《菩萨蛮·佳人学得平阳曲》

82.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李煜《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83.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8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85.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李贺《竹》

86.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 ——张籍《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87.瞻彼淇奥,绿竹如箦。——《诗经》

88.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黎简《小园》

89.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90.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91.朝朝暮暮看不足,感得碧光透双目。——郑思肖《爱竹歌》

92.剪削干芦插寒竹,九孔漏声五音足。——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93.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罗隐《竹》

94.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朱淑真《初夏》

95.梅花一树映疏竹,茅屋三间围短篱。——陆游《初春·漠漠春寒罢对棋》

96.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元稹《解秋十首》

97.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98.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99.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100.闲云入窗牖,野翠生松竹。——李白《姑孰十咏·陵歊台》

关于竹子的古诗

1、《竹里馆》

[ 唐 ]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山中杂诗》

[ 南北朝 ]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辩兄地飘了出来。

3、《庭竹携桐袭》

[ 唐 ] 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译文:

露水洗涤铅粉骨节轮握,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

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4、《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 唐 ]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5、《新竹》

[ 清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含竹字的古诗词

答:含竹字的诗句

1、 竹床藤簟晚凉天,卧看星河小院偏。

 2、 竹色青于染,春生宋玉家。

3、 竹鸡啼处一声声,山雨来时郎欲行。

4、 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

5、 竹杪风轻瓦岁罩雀锋大哀,葛巾萧散步阶苔。

6、 竹色衣全绿,林银雀竖光露未晞。

7、 竹杖纶巾避俗翁,闭门终日坐高松。

8、 竹根吠犬隔溪西,湖雁声高木叶飞。

9、 竹西莺语太丁宁,斜日山光澹翠屏。

10、 竹杖芒鞋短后衣,抱琴何处觅锺期。

11、 竹担挑多两肩赤,砺斧时寻涧边石。

12、 竹林清暑宴,客散独归时。

13、 竹溪萝径自幽清,片片山衣细霭生。

14、 竹皮纱幅老人头,高士从来傲冕旒。

15、 竹里山鸡啼未休,江南二月景如秋。

16、 竹里行厨常准备,浊醪不用恼比邻。

17、 竹啼非染露,山眩乃疑云。

18、 竹暗藤荒路欲迷,一重山度一重溪。

19、 竹轩晓星晷,解剥究玄理。

20、 竹林娟好石泉纡,林下幽人六十余。

诗词涉及竹的诗句有哪些?

竹的诗句:

1、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宋)张舜民《村居》

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唐)孟浩然《夏日浮舟携戚猛过陈大水亭》

4、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唐)仔首郑谷《鹧鸪辩桥》

5、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唐)杜甫《咏春笋》

关于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和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四年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34224.html

分享给朋友:

“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 含有带竹的诗句有哪些四年级” 的相关文章

趁火打劫是多少计(趁火打劫是谁的计谋)

趁火打劫是多少计(趁火打劫是谁的计谋)

三十六计里的趁火打劫是指什么? 趁火打劫:趁火打劫是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计的使用,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而此计延伸到现代社会的商战之中,更是被多次巧妙利用,甚至曾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机。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

新手如何投稿诗歌(适合新手投稿的诗歌平台)

新手如何投稿诗歌(适合新手投稿的诗歌平台)

今天给各位分享新手如何投稿诗歌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适合新手投稿的诗歌平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诗歌如何投稿? 有网上投稿和邮寄两种方式,邮寄的话就是把你的诗歌文稿以信的方式邮寄给诗刊编辑部或者出版社,网上投稿就是把电子稿发送到诗刊指定的电子邮箱里,还有...

当年燕子如何处(燕子从什么)

当年燕子如何处(燕子从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当年燕子如何处,以及燕子从什么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阳台·西湖春感》赏析及译文注释 《高阳台·西湖春感》 宋朝:张炎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

包含王士祯山郡写的是哪个地方的词条

包含王士祯山郡写的是哪个地方的词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王士祯山郡写的是哪个地方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山郡逢春复乍晴写的是哪里 山郡逢春复乍晴出自清代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初春济南作》,这句诗写的是济南。 《初春济南作》全诗为:...

百花酒多少钱(百花酒多少钱一罐)

百花酒多少钱(百花酒多少钱一罐)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百花酒多少钱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百花酒多少钱一罐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38度又一村浓香型白酒多少钱一瓶(德州王) 38度又一村浓香型白酒一箱450元。每箱6瓶,零售每瓶75元。德州王浓香型白酒价钱一...

杜甫绝句其一中的名句是哪个(杜甫的绝句其一的诗意)

杜甫绝句其一中的名句是哪个(杜甫的绝句其一的诗意)

大家好,关于杜甫绝句其一中的名句是哪个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杜甫的绝句其一的诗意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杜甫的绝句佳句 1.关于杜甫绝句的名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2、两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