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内容

如何创作五律(如何创作五律诗)

血染韶华轻薄纱2022-11-08 00:00历史136

五言律诗的五律作法

律诗的中间二联要讲求对仗。所谓对仗,就是颔联、颈联的上下二句,每个字的平仄、词性、意义都是相对的。对仗之法,古人归纳为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但即使是唐人,对仗也从未严格执行这六对之说,如同类对本要求飞鸟对飞鸟,而唐人很多是用僧对鸟,这个现象还被写进了宋人的诗话中。对于对仗,应该讲求,但不应过执。我以为,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过工整。太过工整的,往往显得雕琢而死板,要不然就伤于纤巧缳薄。对仗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只要不流于俗野——大白话就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形叫合掌,是极不能犯的错误。比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虽是名句,但却犯了合掌。又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也都是合掌。好的对句,往往是以纤微对宏大,如“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或以阳刚对阴柔,如“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或以实对虚,如“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这种阴阳相生相济的思想发源于易经,也一直贯穿在古代诗家的创作实践中。有时候,诗人故意突破格律,让首联对仗,而中二联只有一联对仗,如下文所举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即是。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或者首联、颔联、颈联都用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又或首联不对仗,但后三联均对仗,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七律当中。五律的谋篇布局,不外起承转合四字。一般而言,都是首联第一句起,首联第二句承,颔联、颈联是衬贴题目,尾联上句转,下句合。中间二联或就景物加以渲染勾勒,或就人事加以点染,或叙写,或议论,或引事,或比拟,皆为深化题目。如:王维的《送张道士归山》:先生何处去(起),王屋访茅君。(承)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引事)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议论) 当作辽城鹤,(转)仙歌使尔闻。(合) 又如杜甫的《李监宅》:尚觉王孙贵(起),豪家意颇浓。(承)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勾勒)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点染) 门阑多喜色,(转)女婿近乘龙。(合) 下面大略说一下五律起承转合的方法。一、起法 1、对景兴起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起)秋水日潺湲。(承)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点染)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勾勒) 复值接舆醉,(转)狂歌五柳前。(合) 复如杜甫的《重题郑氏东亭》:华亭入翠微,(起)秋日乱清晖。(承) 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渲染)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勾勒) 向晚寻征路,(转)残云傍马飞。(合) 2、比起或引事起如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杨子谈经所,(起)淮王载酒过。(承)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点染) 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点染) 严城时未启,(转)前路拥笙歌。(合) 是以扬雄比杨氏,淮南王比歧王。复如杜甫的《崔驸马山亭宴集》:萧史幽栖地,(起)林间蹋凤毛。(承)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勾勒)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点染) 清秋多宴会,(转)终日困香醪。(合) 是以萧史比崔驸马。而王维的《送平澹然判官》:不识阳关路,(起)新从定远侯。(承)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勾勒)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叙写) 须令外国使,(转)知饮月氏头。(合) 则以班超定远的典故引出。而引事,说到底也是一种比。3、就题直起杜甫诗法,往往就题直起。不作铺垫,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如《晚行口号》:三川不可到,(起)归路晚山稠。(承)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勾勒)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叙写) 远愧梁江总,(转)还家尚黑头。(合)《月》:天上秋期近,(起)人间月影清。(承)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勾勒)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议论) 干戈知满地,(转)休照国西营。(合) 《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起)有泪如金波。(承)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议论)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点染) 牛女漫愁思,(转)秋期犹渡河。(合) 此种起法,必作者具充沛之情感,写诗时激情澎湃,不可遏止,否则起句突兀,后面承接不上,殊碍通篇圆融浑化。初学者不宜尝试。二、承法 1、写自家心意承题如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寒更传晓箭,(起)清镜览衰颜。(承)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勾勒)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点染) 借问袁安舍,(转)翛然尚闭关。(合) 又《寄荆州张丞相》:所思竟何在,(起)怅望深荆门。(承)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议论)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叙写) 目尽南飞雁,(转)何由寄一言。(合) 复如杜甫《登衮州城楼》:东郡趋庭日,(起)南楼纵目初。(承)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渲染)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勾勒) 从来多古意,(转)临眺独踌躇。(合) 又《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力疾坐清晓,(起)来时悲早春。(承)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议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勾勒) 望乡应未已,(转)四海尚风尘。(合) 2、直书事承题如王维《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起)秋夜郁金堂。(承)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引事)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点染) 结束平阳骑,(转)明朝入建章。(合) 复如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秋水清无底,(起)萧然静客心。(承)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叙写) 能吏逢聊璧,华筵直一金。(议论) 晚来横吹好,(转)泓下亦龙吟。(合)3、就首句直承如王维《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旧简拂尘看,(起)鸣琴候月弹。(承)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议论)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勾勒) 羡君栖隐处,(转)遥望白云端。(合) 复如杜甫《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起)飘然思不群。(承)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比拟)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比拟) 何时一尊酒,(转)重与细论文。(合) 次句承接首句,须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若有意,若无意者最佳。三、尾联转合之法 1、就题转合如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公门暇日少,(起)穷巷故人稀。(承)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叙写)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议论) 君但倾茶碗,(转)无妨骑马归。(合) 复如杜甫《捣衣》:亦知戍不返,(起)秋至拭清砧。(承)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点染)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议论) 用尽闺中力,(转)君听空外音。(合) 就题转合,往往流于平板直白,如能似杜甫此首,运用诗人的联想,写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扣题而又不为题为囿,那就非一般水平所能及了。2、推开一步转合如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贫居依谷口,(起)乔木带荒村。(承)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叙写)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勾勒) 唯有白云外,(转)疏钟闻夜猿。(结) 复如杜甫《初月》:光细弦岂上,(起)影斜轮未安。(承)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勾勒)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渲染) 庭前有白露,(转)暗满菊花团。(合) 此种转合法,词有尽而意无穷,摩诘时时用之,最是五律正格。3、承颈联意转合此种结法,惟老杜最善用之。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莽莽万重山,(起)孤城山谷间。(承)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点染)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叙写) 烟尘独长望,(承上联转)衰飒正摧颜。(合)同题之十:云气接昆仑,(起)涔涔塞雨繁。(承)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点染)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勾勒) 所居秋草净,(承上联转)正闭小蓬门。(合) 《萤火》:幸因腐草出,(起)敢近太阳飞。(承)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议论)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勾勒) 十月清霜重,(承上联转)飘零何处归。(合) 《蒹葭》:摧折不自守,(起)秋风吹若何。(承)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渲染)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勾勒) 江湖后摇落,(承上联转)亦恐岁蹉跎。(合) 4、用事作转合用事作转合,实际就是用比为转合。如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闻道皇华使,(起)方随皂盖臣。(承)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叙写)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勾勒) 遥知辨璧吏,(转)恩到泣珠人。(合) 复如杜甫《巳上人茅斋》:巳公茅屋下,(起)可以赋新诗。(承)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点染)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勾勒) 空忝许询辈,(转)难酬支遁词。(合) 最后,再来说一说中间二联的章法。颈联和颔联,在诗中的作用都是为了深化题旨,但要注意颈联下意要和颔联相应相避,要有变化。变化的方法之一是颔联既然写景了,颈联就要写人事;颔联写了人事,颈联就要写景。如果二联都是写景,那么一般颔联侧重写整体,骋目四顾的远景,颈联则着重勾勒细节;同写人事,往往颔联写他人,颈联写自己。这种在诗的内在意脉上的转折,须多读古人名作,自然有得。白居易《金针诗格》说“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惊骇。”这一联,如能用上精心锤锻的警句,则一篇生机,大略已备。兹举二首杜诗为例: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即细微之物加以勾勒)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议论正大,气象开阔)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老杜诗法,往往首联第一句关合颔联,第二句关合颈联,这是杜甫律诗的一大特点。如《过宋员外之问旧庄》:宋公旧池馆,零落守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宋公旧池馆”是“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二句之主,“零落守阳阿”又是“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二句之主。复如《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三: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日离披。 “万里戎王子”是“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二句之主,“何年别月支”则是“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二句之主。

如何写好五律和七律

律诗写好,其他格律诗都没有问题。

因为近体格律诗中,排律(难度太大)不考虑的话,比较难写的就是律诗,搞懂了律诗,近体诗的问题基本上就都迎刃而解了。

那么,要如何写好七律和五律呢?

七律和五律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字数的差别而已。五律五言八句四十字,七律七言八句五十六字。七律相对更多字词,更加丰满,但是他们要遵循的平仄格律是一样的。我们下面结合例诗来看看到底要如何才能写成律诗,进而写好律诗。

因为五律和七律的格律要求是一样的,所以我们选取一首七律来做例子。

近体诗的格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平仄、押韵和对仗。而律诗正是这三者都必须合规。

平仄格式

格律诗的平仄有四种基础格式“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这是每首诗首句平仄,然后再根据平仄的“对、粘”原则推导出整首诗的平仄。如果所用字的平仄符合这四套格式,那就是奠定了合格的、好的律诗的第一步。

我们以上面这首七律为例,看首句“红军不怕远征难”,首字不计平仄,定格式关键看首句第二字,“军”,所以这是平起,然后看尾字,“难”,这是个多音字,那么在这里到底是读第二声,发平音,还是读第四声,发仄音呢?我们结合“不怕远征难”得出这是发平音。所以这句是“平起平收”,也就是平起押韵格式的首句:“平平仄仄仄平平”,推导出整首诗的平仄关系:

我们初学写律诗,讲究合律是首要的,只有在写成格律诗之后,才能进一步追求写得好。就这首《长征》,我们可以逐句逐字验证,平仄是合格式的,这其中只有“乌蒙磅礴”的“礴”和“金沙水拍”的“拍”字看上去是在该发仄声的时候发平音。实际上在平水韵中,“礴”和“拍”字为入声字,是发仄声的。

押韵

押韵就不用多说了。格律诗的押韵是要求平声结尾,一韵到底。这个是格律诗,自然也是律诗的基本要求,不光是写好律诗需要注意,不押韵连律诗都称不上。

但是押韵有新韵和平水韵的区别。这个问题多次聊过,唐宋平水韵和普通话新韵有很大不同。在赏析古诗词的时候平水韵的知识非常重要,有利于我们理解、欣赏古人的诗词意境,但是在今天我们创作格律诗的时候,使用新韵也许更利于咱们的作品流传,因为并不是每个读者都有必要去学习平水韵,用新韵写诗,大家都能读通,读懂,读出诗人的内心。诗以言志,不能让文字发音成为抒发感情、意志的隔阂。

使用什么韵,不是大问题。在作品中做出标注就好了。

对仗

合格的律诗中二联是对仗的,随着创作的宽松,颔联(三四句)不对仗也行,但是颈联(五六句)是必须对仗的。《长征》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都是对仗的。金沙水对大渡桥,拍对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

内容

一首律诗到底好不好,除了上面的格式要求之外,还有就是内容上结构安排。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跟格律无关,而是跟写文章有关。是不是把这首诗讲成了一个完整的东西?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八句其实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怎么写?“起”,“承”,“转”,“合”。一联对应一个字。

我们还是来看这首诗。第一联,“起”。干嘛呢?长征啊,艰苦啊。第二联,“承”。不但在平仄上要黏,在意思上也要承接。怎么个远征难?怎么个只等闲?颔联就讲了,腾细浪啊,走泥丸啊,还不艰难?颈联,第三联,“转”。转是什么意思?文风要转,叙事要转,场合要转,反正不能再写上面的东西,否则就成流水账了。不再讲困难,扯别的去了,描写路中风景。金沙江,大渡桥。他这个还转的不算凶猛,我们找其他的七律可能更明显。尾联,七八句,“合”。怎么合?还是说回长征来了吧。“三军过后尽开颜。”从第一句的开始,到最后一句走完。完美点题,长征。

总结

所以要写好一首律诗,首先是遵从严格的平仄格律,在形式上写得符合规范,然后再从文法上写出意境来。

先写得是,然后求好。

五律平仄格律的基础知识,如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前言

从句数上区分,律诗有三种,四句的是绝句,八句的是五七律,八句以上的是排律。

从每句的字数来看(以五言、七言为主,忽略六言),又分五绝和七绝、五律和七律、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

从句中平仄的规则,律句分为4种,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把每一种律句作为首句,依照黏连、对仗的规则,组合为八句的五律。因此,五律也分为四种: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

学习五律的平仄格律,还要了解什么是黏连,什么是对仗 。

一、平仄不同句式的四种五律

我们用杜甫的《春望》来解释下,四种律句的特点。

国破山河在,中仄平平仄  第1种句式

城春草木深。平平中仄平  第2种句式

感时花溅泪,中平平仄仄  第3种句式

恨别鸟惊心。中仄仄平平  第4种句式

烽火连三月,中仄平平仄  重复第一句

家书抵万金。平平中仄平  重复第二句

白头搔更短,中平平仄仄  重复第三句

浑欲不胜簪。中仄仄平平 重复第四句

根据第一句的句式: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可以知道这首《春望》是仄起仄收式的五律。

说明一下:中,代表平可仄。另外,国、别、白等字,古韵是仄声,今为平声。

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第一句是仄收的五律,四联的平仄句式是句句相对的(不是指对仗),后半首是前半首的重复。

第一句是平收的句式,只有后三联句句相对(不是指对仗),除了第一句和第五句不同,后半首也是前半首的重复。

假如第一句是仄起平收的句子,这首诗《春望》就是平起仄收的五律。同理,四种句式谁作第一句,我们就称之为哪一种律诗。

五律平仄格律的基础知识,如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二、押韵

接着上面说,假如第一句是仄起平收的句子,这首诗《春望》就是平起仄收的五律。但是第一句平收,就有一个问题,就是第一句要押韵。

顺便说一下韵书的小知识。

隋朝以前用口语押韵,和今天的人做现代诗一样,读着押韵即可。隋朝人编撰了一本韵书叫《切韵》,于是给诗人套上了枷锁。

唐人作诗用隋朝《切韵》及其改编本《唐韵》,宋又有广韵、集韵、平水韵等,我们今天作诗用的古韵指平水韵。这些韵书都是隋朝《切韵》基础上的改编本,所以唐诗押韵也符合宋人编写的平水韵。

律诗押韵,要求一韵到底,第1句平收押韵可以用邻韵,但双数句的韵脚必须是一个韵部的字(一韵到底),否则就是落韵。唐朝人把律诗创作搞成了科举进士科的考试科目,落韵基本就没戏了。

所以押韵是重点注意事项之一。

例如杜甫《春望》押的【侵】部,在平水韵中是下平十二部。它和上平的十一真、十二文不是一个韵部。所以今天读起来挺押韵的侵、真字,是不能一起用的。

而且【侵】部一般认为没有邻韵,所以首句押韵的话,也只能从【侵】部中找韵脚。

关于邻韵,可以搜索一下老街的这篇文章:《学习诗词创作 不可不知邻韵通押那些事》。

例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下平十二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平十二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下平十二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下平十二侵】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中,根据每个韵部字数的多少,把各韵部分为4类:宽韵、中韵、窄韵、险韵。【侵】这个韵部的常用字不多,属于中韵:

侵寻浔临林霖针箴斟沈心琴禽擒衾钦吟今襟[衿]金音阴岑簪[覃韵同]壬任[负荷]歆森禁[力所胜任]祲喑深琛涔骎参[参差]忱淋妊掺参人参椹郴芩檎琳蟫愔喑黔嵚沉《平水韵·下平十二侵》

回到本段第一句:假如第一句是仄起平收的句子........,也就是中仄仄平平,诗人就必须在【侵】找一个字作韵脚。

例如: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改为仄仄仄平平:国破自悲吟。

国破自悲吟【下平十二侵】 ,城春草木深。【下平十二侵】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平十二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下平十二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下平十二侵】

需要注意一点,平收的五律,后三句重复第2、3、4句,第五句和第一句不是同一个句式,而是和第六句相对的那个句式。

一般认为,律诗(近体诗)只押平声韵。仄韵诗,都归类为古体诗。

五律平仄格律的基础知识,如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三、黏连

虽然五律在唐朝成熟,但是在南北朝的齐梁陈时代,可以见到不少类似五律的作品。只是他们的这些“五律”大多有一个问题,失黏。

失黏,就是没有黏连。举例来说,首联的下联第2字,要和颔联的上联第2字,平仄一致。例如: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春与时都是平声。

同理,颔联的下联第2字,要和颈联的上联第2字,平仄一致,例如: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别、火,都是仄声。

同理,颈联的下联第2字,要和尾联的上联第2字,平仄一致,例如: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书、头,都是平声。

黏连这一规则,南朝人作诗大多不知道遵守,例如庾信 《咏画屏风诗 九》,就是失黏的五律,首联颔联失黏,颔联颈联失黏 :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

也有诗人无意中符合,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的《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

远雾旦氛氲,单飞才可分。

孤惊宿屿浦,羁唳下江濆。

意惑东西水,心迷四面云。

谁知独辛苦,江上念离群。

黏连真正成为律诗法则,还是在初唐。 初唐诗人元兢在《诗脑髓》中,提到的双换头与单换头,基本就是对于黏连的描述。科举考试中,大多考五言排律,黏连成了不可疏忽的律诗法则。

五律平仄格律的基础知识,如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四、对仗

对仗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存在了,例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古人作骈文,更是满篇的对仗句。在南朝谢灵运的诗中,可以看出早期对仗的一个明显特点: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登池上楼》

这首诗需要注意的不是句句皆对,而是谢灵运时期,还没有平仄四声的概念。因此他们的诗中,内容是相对的,但是平仄不相对。

四声的兴起是在南朝齐永明时期,永明体诗人作诗开始注意四声(平上去入),后来四声二分为平仄,有了平仄相对的概念。

律诗的对仗,除了意义相对,平仄句式也要相对。例如仄起仄收vs平起平收,平起仄收vs仄起平收。首联的出句,如果是仄起平收,对句就要平起平收,反之亦然。

像梁简文帝萧纲的《登板桥咏洲中独鹤诗》这种早期五律,平仄也完全相对,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我们再举例一首南朝诗人鲍照《采菱歌》中的第一首: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仄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虽然绝句不要求对仗,但是鲍照的这首绝句四句都对仗,平仄相对也符合律诗的要求。

五七言律诗的对仗,要求中间二联必须对,首联和尾联可以对,也可以不对。有些特殊的偷春体、蜂腰体都不是正格,可以不用考虑。

对仗要注意避免雷同,句式结构上要避免雷同(例如长撷腰病、长解镫之病等),意义上也要避免雷同(合掌)、前2字避免词性结构一样(如四平头)。颔联与颈联要注意情景结合,尽量避免都写景或都写情。

对仗还要注意一点,不要陷入工对的束缚,好的对仗,大多是宽对。

五律平仄格律的基础知识,如何创作一首五言律诗?

结束语

以上讲到的四个方面,其实就是老街常说的律诗四要素:平仄、对仗、押韵、黏连。这是创作律诗最基础的知识。

五律起源比较早,前面提到过,最早的五律在齐梁时期就出现了。这是在齐梁永明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诗体,在唐朝法则完备步入顶峰。

初盛唐诗人作诗的时候,还经常出现失黏、失对的现象。如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崔颢《黄鹤楼》等。这类现象在大历以后就很少见了。

律诗的创作规则记住并不难,如同九九乘法表一样简单,只是创作时有些难度。但这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

一个古诗词爱好者,可以不喜欢、不创作律诗,但是不能不懂律诗的这些基础规则。否则,无法体会到古人的句法、章法、字法的妙处。

@老街味道

近体诗语法04:三种譬喻法,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346.html

分享给朋友:

“如何创作五律(如何创作五律诗)” 的相关文章

张继诗人写了多少诗(张继诗人写了多少诗)

张继诗人写了多少诗(张继诗人写了多少诗)

很多朋友对于张继诗人写了多少诗和张继诗人写了多少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张继写过哪些古诗 张继诗全集(37首)抄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康熙扬州诗局刻印本”全唐诗卷二四二,编诗一卷三十七首。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翻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意思)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翻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翻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什么意思 江山好比一幅画,多少英雄为之折腰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

一樽酒事多少(何事一樽酒)

一樽酒事多少(何事一樽酒)

很多朋友对于一樽酒事多少和何事一樽酒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清酒一樽多少毫升? 在日本商店,市场日本酒(清酒)通常普遍采用以下几种包装.日本酒大瓶装是1800ML中瓶装通常为750ML小瓶装通常为300ML纸盒装通常为1000ML,500ML装两种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及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秋天花园里美丽的景色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

如何描写植物的诗句(关于植物的诗句怎么写)

如何描写植物的诗句(关于植物的诗句怎么写)

很多朋友对于如何描写植物的诗句和关于植物的诗句怎么写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植物的诗词名句 雨后的白莲却另有一种风采。莲叶上水珠滚来滚去,闪闪熠熠,如断线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开的白莲,更出脱得晶莹可爱,银装素裹,光明似月。接下来是我给大家...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朝代)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朝代)

今天给各位分享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朝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诗人 导语: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那么贺知章是哪个朝代诗人,你知道吗?下面请随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