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作者:柳永 朝代:宋朝
-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原文:
-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
便只合、长相聚。
何期小会幽欢,
变作离情别绪。
况值阑珊春色暮。
对满目、乱花狂絮。
直恐好风光,
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
早知恁地难拚,
悔不当时留住。
其奈风流端正外,
更别有、系人心处。
一日不思量,
也攒眉千度。
-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拼音解读:
- 【zhòu yè lè 】
dòng fáng jì dé chū xiàng yù 。
biàn zhī hé 、zhǎng xiàng jù 。
hé qī xiǎo huì yōu huān ,
biàn zuò lí qíng bié xù 。
kuàng zhí lán shān chūn sè mù 。
duì mǎn mù 、luàn huā kuáng xù 。
zhí kǒng hǎo fēng guāng ,
jìn suí yī guī qù 。
yī chǎng jì mò píng shuí sù 。
suàn qián yán ,zǒng qīng fù 。
zǎo zhī nín dì nán pīn ,
huǐ bú dāng shí liú zhù 。
qí nài fēng liú duān zhèng wài ,
gèng bié yǒu 、xì rén xīn chù 。
yī rì bú sī liàng ,
yě zǎn méi qiān d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相关赏析
-
作者介绍
-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
柳永的诗词
-
- 鹤冲天(黄金榜上)
- 一寸金(小石调)
- 临江仙引·上国
-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 木兰花令(仙吕调)
- 引驾行(仙吕调)
- 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
- 抛球乐(林钟商)
- 佳人醉(双调)
- 玉楼春(五之一·大石调)
宋朝诗词推荐
-
- 浣溪沙(团扇初随碧簟收)
- 菩萨蛮·商妇怨
- 采桑子(湘妃浦口莲开尽)
- 更漏子(出墙花)
- 文章(文章本天成)
-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 望江南(游妓散)
- 99蜜芽my1159my网站-99蜜芽my1159my网站私人定制版下载v4.5
-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 鹊桥仙(华灯纵博)
-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原文,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翻译,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赏析,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阅读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