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矣行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去矣行原文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即飞掣。 焉能作堂上燕,衔泥附炎热。 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去矣行拼音解读
jun1 bú jiàn gōu shàng yīng ,yī bǎo jí fēi chè 。 yān néng zuò táng shàng yàn ,xián ní fù yán rè 。 yě rén kuàng dàng wú miǎn yán ,qǐ kě jiǔ zài wáng hóu jiān 。 wèi shì náng zhōng cān yù fǎ ,míng cháo qiě rù lán tián sh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的诗词

  • 成都府
  • 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 八阵图
  • 严郑公宅同咏竹
  • 日暮
  •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 天末怀李白
  • 曲江对酒
  • 石壕吏
  • 清明二首
  • 唐朝诗词推荐

  • 学阮公体(少年负志气)
  • 崔兴宗写真咏
  • 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
  • 黄家洞(雀步蹙沙声促促)
  • 古意(男儿事长征)
  • 江南春
  • 女冠子(四月十七)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 登百丈峰二首
  • 去矣行原文,去矣行翻译,去矣行赏析,去矣行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