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内容

春波亭在哪里 春波坊的历史

静待花开2023-04-06 12:40历史9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春波亭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春波坊的历史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绍兴的船绍兴的桥的资料

桥在绍兴县柯桥镇阮杜间,与萧绍运河平行,俗称百孔官塘,又称铁链桥。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长达386.20米,共有115跨,每跨净垮2米左右,桥面用三条石拼成,宽1.50米,桥墩用条石干砌,墩厚1.5米,桥底一般都接近水面,只有东端第四十五垮较高,以通小舟。该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两端各设茶亭一座。这种桥全国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过,绍兴该桥颇多,有长达1--2公里的,目前还有樊江的贯虹桥和二处残迹,一处在钱清附近,一处近绍兴城。

1983年绍兴市文管会己把该桥整修一新。

八字桥:

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佑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八字桥附近一带,古民宅保存较为完整,政府巳作出保护规划。八字桥作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越来越被海内外游客所青睐和赞叹。

广宁桥:

该桥位于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站在桥上可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与龙山,为极好的“水上”对景。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纳凉观景之处。明修洁士朱亢宗曾作诗怀古惆怅:“河粱风月故时秋、不见先主曳杖游。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

桥为七边形拱桥,全长60米、宽5米、高4.6米,净跨6.10米、两边备有20级石阶。24根桥柱都雕以荷花。雄健厚实。柱板花纹,幽雅大方。桥洞顶拱石上,刻着“鲤鱼跳龙门”等六幅石刻,甚为精致,桥拱石上刻有招贤修桥的姓名。《绍兴具志余辑》记有:“桥,方向东西,一圆洞,高三、四丈、长十余丈,桥面广度为二丈,上有石栏甚坚,有碑亭、是越中大工程”。

夏履桥:

据《吴越春秋》记:禹“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桂不顾,履遗不蹑。”此遗履之处,后人感念。谓之“夏履桥”。

光相桥:

该桥在城西北,环城公路旁,因桥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桥始建于东晋、清乾隆与嘉庆年间均重修过,靠桥端一根莲花瓣望柱上刻着“隆庆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注:某系拱石上所缺之字)

该桥南北向,横跨老城河,两头衔接上大路和下大路。系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0米,桥宽6米,高4.20米。桥两端置垂带,上设工字形座栏,每边座栏均以六只覆莲望柱相隔、未端置石鼓,石级桥面,两边各有21石级。每级均厚O.12米,宽0.50米。拱圈似纵向并列砌筑(因纵向缝并不对直),似宋、元代桥梁。拱石有莲花座图案,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一块拱石上还刻有“古有光相……至正某年五月吉日…·等等。桥拱四分之一处有兽头横系石两根。在杜春生《越中金石记》中载有“光相桥题记”。

该桥为绍兴保存得较好的石桥之一。对研究水乡石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绍兴市区北海桥直街。

春波桥:

为清代重建的单孔石拱桥,拱圈为纵联分节砌置,桥面纵坡很小,采用两根石梁做桥栏。原为石拱桥,玲珑雅致。20世纪50年代改成水泥板桥。水泥粱板连接搁在两岸石勘,细铁杆作栏。长约5—6米,宽约3米。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绍兴人)曾有“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之句,故名春波桥,该桥座落在绍兴市区都昌坊路鲁迅纪念馆不远的禹迹寺前。

另说----又名伤心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重逢于沈园,放翁感慨万分,题下《钗头凤》一词。40年后,年近古稀的陆游又到沈园,而唐琬早已忧郁去世,陆游触景生情,赋诗两首,其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凄凉悲伤,令人断肠。伤心桥也因此得名。

太平桥:

该桥在柯桥镇的阮杜与管墅交界处,跨萧、绍运河是一座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桥与九孔净跨3.04米高低石粱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总长24.20米、高7米,桥面宽3.40米,拱桥在南,为通航主孔,石粱桥在北,桥建于明天启二年,清乾隆六年,道光五年相继重建,现存桥建于咸丰八年(1858年)。桥头有《重修碑记》等四块,附近建有石亭,石牌楼。(已拆毁)。拱桥顶部“太平桥”三字清晰可见。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的半圆拱,纤道沿拱脚贯穿而过,拱桥南端落坡中设平台,经平台折向东西两面下桥。靠着拱桥的三跨粱桥较高,跨度较大,然后以三孔一组逐次下降,至北端与船码头相接,以便水运与陆运较好地衔接,全桥布局既利于排洪和兼顾众多的大小船只通航,也便于陆上交通,工程上省工省料。望柱,栏板,抱鼓上图案雕琢精致美观。

周围良田万顷,水波涟漪,颇具水乡特色。

都亭桥:

桥在今鲁迅纪念馆西南侧,为绍兴古桥之一,据《越绝书》记述,秦始皇东游(公元前210年)至会稽时,曾驾临都亭,位于都亭附近的这座古桥,就取名为都亭桥。

题扇桥:

桥在今蕺山南面,长10米、宽3米、高7.8米的古石桥,相传有一位穷苦的老妇曾在此卖六角扇,生意清淡。书圣王羲之见了,就在每把扇上都题了词,并嘱老妇提价出售,一时竞相争购,老妇也因此发了财。现在桥上还竖着“右军题扇处”的石碑。

在宋嘉泰《会稽志》的“戒珠寺”条目中,载有“寺南百步有题扇桥,盖卖扇老姥所居云”,以此桥的由来说明该桥在晋时已存在。

迎仙桥:

迎仙桥位于新昌县桃源乡104国道边,长29米,宽4.6米,净跨15.6米,为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乱石拱桥。该桥在明万历《新昌县志》有载。清代道光时,丁天松重修。

该桥的桥名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相传东汉时吴县青年刘晨和阮肇入天佬山采药迷路。在刘门坞遇见了二位仙女,双结伉俪。不几日,刘、阮回乡,世上已是其七世孙时代。此桥因刘、阮在此遇仙得名。真可谓:刘阮迎仙留桥名,悬链奇拱落梦境。茅公伏笔语惊人,有心圆梦天佬径。

古桥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中预言:我国古代可能存在超时代的梁桥技术。迎仙桥填补了中国古桥技术史的空白,悬链线拱桥是二十世记六十年代世界先进桥梁科技。

玉成桥:

位于嵊州市谷来砩头村,该桥与迎仙桥同属近似悬链线型古石拱桥。该桥长12.15米、宽4.7米、高6.7米,拱高5.7米,建于清道光丙申(1836年),坑举马正炫建造。此桥系罗关洲继迎仙桥后发现的第二座近似悬链型古石拱桥。据当地村民介绍,当时桥建成后,村民认为此桥拱曲线平坦,恐有坍桥之虑,提出妄作观些,而拒付工钱,现存谷来马氏家谱中,记有建桥史料。

咸宁桥:

位于题扇桥北,双层石梁桥,桥名咸宁,可能此桥建于西晋咸宁年间。桥名宁字无丁,系宋朝以前的写法。此桥在嘉泰《会稽志》有载。可定为宋朝以前的古桥。

杏卖桥:

桥在偏门外陆放翁的故里三山附近,桥名是附会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而来。

虹桥:

桥在今西廓门外,曾有一名人少时曾在这里游泳,故又名浴龙桥。

云门桥:

志书中记有淳化寺原名云门寺,建于东晋义熙三年(408),寺门外有桥亭名丽句亭。嘉泰《会稽志》中的“云门桥”条目中记有“云门桥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若耶溪南有仙翁钩矶。宋考功之总诗云:雁塔骞金地,虹桥转翠屏。谓此自桥东百余步又有小石桥,架亭其上,扁丽句亭。”这说明此寺前有二桥,桥可能与寺同建,到北宋淳化时二座桥肯定存在。同时指明了此桥为虹桥,即石拱桥。

跨湖桥:

马太守庙在跨湖桥南,跨湖桥是通往该庙的必经之桥。马太守庙建于唐开元年间,跨湖桥在唐开元时必然存在。此桥现已改建为现代桥。

谢公桥:

绍兴谢公桥是单孔七折边拱桥,全长28、5米。明代重修时保持原型,至今完好。嘉泰《会稽志》记有“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 囗 所置,故名。”嘉泰以前的绍兴谢姓太守有:谢惠连(397——433)南朝宋代会稽太守。谢公桥当始建于南朝。因谢惠连在东晋末年只有21岁,不可能当太守,桥不可能建于东晋,谢惠连当太守应在南朝的宋代。所以谢公桥可定为始建于南朝宋代的古桥。谢公桥的桥拱上的捐款刻石文字的风格为晋代隶书风格。

兰亭桥:

此桥在会稽通往诸暨的古道上,桥以兰亭为名。现在原址建现代桥,桥头的宋朝古道已被发掘,作为文物展示。

庙桥:该桥是通往钱武肃王庙的必经之桥,庙存在于五代,桥在五代时必然存在。此桥已拆建为现代桥。

龙兴桥:

以龙兴寺得名。该寺建于汉太始元年,唐代神龙二年称龙兴寺,桥与寺当同时建造龙兴桥当建于其时。

杨桥:

曹操与杨修读书处,桥因杨修得名。此桥应为三国时代的桥梁。

学堂桥:

朱买臣读书处,当为汉桥。

司马悔桥:

此桥现存,位于新昌县桃源乡。该桥名出自“唐司马子微隐天台山被征至此而悔”的典故,桥在唐时已存在。

孟宅桥:此桥在上虞县丰惠镇。嘉泰《会稽志》载:“在县东南一里三十步,汉孟尝所居也。”此桥又称还珠桥。北宋诗人华镇有《还珠桥》诗:“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桥可能建成于汉,在北宋时仍在。此桥桥面已改为现代式,桥礅仍为古桥原物。

拜王桥:

建于唐、乾宁三年(896)的绍兴拜王桥系单孔五折边拱桥。据《越中杂识》记:“唐末,钱(缪) 武肃王平董昌,郡人拜谒于上,梁太祖即位于后封吴越王,故桥以拜王名。”

沈园的主要景点

沈园中孤鹤亭、半壁亭、双桂堂、八咏楼、宋井、射圃、问梅槛、琴台和广耜斋等景观,依据历史面貌或沈园文化内涵所需要,被有序地分布在沈园三大区内,形成了“断云悲歌”、“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孤鹤哀鸣”、“碧荷映日”、“宫墙怨柳”、“踏雪问梅”、“诗书飘香”和“鹊桥传情”等十景。 断云石在沈园入口处,陆游曾写过诗句“断云幽梦事茫茫”,“断云”谐音“断缘”,此石中间断开,但依依不愿分离,向人们诉说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点明沈园的主题。

浙江绍兴有什么桥?介绍

这怎么说得完啊,介绍几个有名点的吧

八字桥:

位于绍兴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处广宁桥、东双桥之间。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南宋宝佑四年(1256)重建,“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 桥以石材构建,结构造型奇妙,八字桥陆连三路,水通南北,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这里位处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为石壁石柱墩式石粱桥,三向四面落坡,共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桥面条石并列,长4.85米,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宽3.2米,桥东西长27米;桥东的南北向落坡各为12.4米、17.4米,桥西的南向落坡为l4米,西南落坡17米。桥上置栏,望柱头雕覆莲。桥合石壁式,高4米,东西两面各立石柱9根,主孔下西面第五根墩柱上刻有“时宝——丙辰仲冬吉日建”。西端南面的踏跺下建一小孔,跨越小河。桥下石壁转角处被纤绳磨出的痕迹,至今历历在目,可见当年舟楫之盛。

八字桥附近一带,古民宅保存较为完整,政府巳作出保护规划。八字桥作为我国最早的“立交桥”,越来越被海内外游客所青睐和赞叹。

广宁桥:

该桥位于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广宁桥始建于南宋高宗以前,至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站在桥上可见城南诸山。桥心正对大善寺塔与龙山,为极好的“水上”对景。自南宋以来,一直是纳凉观景之处。明修洁士朱亢宗曾作诗怀古惆怅:“河粱风月故时秋、不见先主曳杖游。万叠远青愁对起,一川涨绿泪争流。”

桥为七边形拱桥,全长60米、宽5米、高4.6米,净跨6.10米、两边备有20级石阶。24根桥柱都雕以荷花。雄健厚实。柱板花纹,幽雅大方。桥洞顶拱石上,刻着“鲤鱼跳龙门”等六幅石刻,甚为精致,桥拱石上刻有招贤修桥的姓名。《绍兴具志余辑》记有:“桥,方向东西,一圆洞,高三、四丈、长十余丈,桥面广度为二丈,上有石栏甚坚,有碑亭、是越中大工程”。

夏履桥:

据《吴越春秋》记:禹“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桂不顾,履遗不蹑。”此遗履之处,后人感念。谓之“夏履桥”。

光相桥:

该桥在城西北,环城公路旁,因桥畔原有光相寺而得名。桥始建于东晋、清乾隆与嘉庆年间均重修过,靠桥端一根莲花瓣望柱上刻着“隆庆元年(1567年)吉日重修。”(注:某系拱石上所缺之字)

该桥南北向,横跨老城河,两头衔接上大路和下大路。系单孔半圆形石拱桥,全长20米,桥宽6米,高4.20米。桥两端置垂带,上设工字形座栏,每边座栏均以六只覆莲望柱相隔、未端置石鼓,石级桥面,两边各有21石级。每级均厚O.12米,宽0.50米。拱圈似纵向并列砌筑(因纵向缝并不对直),似宋、元代桥梁。拱石有莲花座图案,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一块拱石上还刻有“古有光相……至正某年五月吉日…·等等。桥拱四分之一处有兽头横系石两根。在杜春生《越中金石记》中载有“光相桥题记”。

该桥为绍兴保存得较好的石桥之一。对研究水乡石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在绍兴市区北海桥直街。

春波桥:

为清代重建的单孔石拱桥,拱圈为纵联分节砌置,桥面纵坡很小,采用两根石梁做桥栏。原为石拱桥,玲珑雅致。20世纪50年代改成水泥板桥。水泥粱板连接搁在两岸石勘,细铁杆作栏。长约5—6米,宽约3米。

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绍兴人)曾有“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之句,故名春波桥,该桥座落在绍兴市区都昌坊路鲁迅纪念馆不远的禹迹寺前。

另说----又名伤心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与前妻唐琬重逢于沈园,放翁感慨万分,题下《钗头凤》一词。40年后,年近古稀的陆游又到沈园,而唐琬早已忧郁去世,陆游触景生情,赋诗两首,其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诗句,凄凉悲伤,令人断肠。伤心桥也因此得名。

太平桥:

该桥在柯桥镇的阮杜与管墅交界处,跨萧、绍运河是一座一孔净跨10米的石拱桥与九孔净跨3.04米高低石粱桥相结合的多跨桥梁。总长24.20米、高7米,桥面宽3.40米,拱桥在南,为通航主孔,石粱桥在北,桥建于明天启二年,清乾隆六年,道光五年相继重建,现存桥建于咸丰八年(1858年)。桥头有《重修碑记》等四块,附近建有石亭,石牌楼。(已拆毁)。拱桥顶部“太平桥”三字清晰可见。拱圈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的半圆拱,纤道沿拱脚贯穿而过,拱桥南端落坡中设平台,经平台折向东西两面下桥。靠着拱桥的三跨粱桥较高,跨度较大,然后以三孔一组逐次下降,至北端与船码头相接,以便水运与陆运较好地衔接,全桥布局既利于排洪和兼顾众多的大小船只通航,也便于陆上交通,工程上省工省料。望柱,栏板,抱鼓上图案雕琢精致美观。

周围良田万顷,水波涟漪,颇具水乡特色。

都亭桥:

桥在今鲁迅纪念馆西南侧,为绍兴古桥之一,据《越绝书》记述,秦始皇东游(公元前210年)至会稽时,曾驾临都亭,位于都亭附近的这座古桥,就取名为都亭桥。

题扇桥:

桥在今蕺山南面,长10米、宽3米、高7.8米的古石桥,相传有一位穷苦的老妇曾在此卖六角扇,生意清淡。书圣王羲之见了,就在每把扇上都题了词,并嘱老妇提价出售,一时竞相争购,老妇也因此发了财。现在桥上还竖着“右军题扇处”的石碑。

在宋嘉泰《会稽志》的“戒珠寺”条目中,载有“寺南百步有题扇桥,盖卖扇老姥所居云”,以此桥的由来说明该桥在晋时已存在。

玉成桥:

位于嵊州市谷来砩头村,该桥与迎仙桥同属近似悬链线型古石拱桥。该桥长12.15米、宽4.7米、高6.7米,拱高5.7米,建于清道光丙申(1836年),坑举马正炫建造。此桥系罗关洲继迎仙桥后发现的第二座近似悬链型古石拱桥。据当地村民介绍,当时桥建成后,村民认为此桥拱曲线平坦,恐有坍桥之虑,提出妄作观些,而拒付工钱,现存谷来马氏家谱中,记有建桥史料。

咸宁桥:

位于题扇桥北,双层石梁桥,桥名咸宁,可能此桥建于西晋咸宁年间。桥名宁字无丁,系宋朝以前的写法。此桥在嘉泰《会稽志》有载。可定为宋朝以前的古桥。

杏卖桥:

桥在偏门外陆放翁的故里三山附近,桥名是附会放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而来。

虹桥:

桥在今西廓门外,曾有一名人少时曾在这里游泳,故又名浴龙桥。

云门桥:

志书中记有淳化寺原名云门寺,建于东晋义熙三年(408),寺门外有桥亭名丽句亭。嘉泰《会稽志》中的“云门桥”条目中记有“云门桥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若耶溪南有仙翁钩矶。宋考功之总诗云:雁塔骞金地,虹桥转翠屏。谓此自桥东百余步又有小石桥,架亭其上,扁丽句亭。”这说明此寺前有二桥,桥可能与寺同建,到北宋淳化时二座桥肯定存在。同时指明了此桥为虹桥,即石拱桥。

跨湖桥:

马太守庙在跨湖桥南,跨湖桥是通往该庙的必经之桥。马太守庙建于唐开元年间,跨湖桥在唐开元时必然存在。此桥现已改建为现代桥。

谢公桥:

绍兴谢公桥是单孔七折边拱桥,全长28、5米。明代重修时保持原型,至今完好。嘉泰《会稽志》记有“谢公桥在新河坊,以太守谢公 囗 所置,故名。”嘉泰以前的绍兴谢姓太守有:谢惠连(397——433)南朝宋代会稽太守。谢公桥当始建于南朝。因谢惠连在东晋末年只有21岁,不可能当太守,桥不可能建于东晋,谢惠连当太守应在南朝的宋代。所以谢公桥可定为始建于南朝宋代的古桥。谢公桥的桥拱上的捐款刻石文字的风格为晋代隶书风格。

兰亭桥:

此桥在会稽通往诸暨的古道上,桥以兰亭为名。现在原址建现代桥,桥头的宋朝古道已被发掘,作为文物展示。

庙桥:该桥是通往钱武肃王庙的必经之桥,庙存在于五代,桥在五代时必然存在。此桥已拆建为现代桥。

杨桥:

曹操与杨修读书处,桥因杨修得名。此桥应为三国时代的桥梁。

学堂桥:

朱买臣读书处,当为汉桥。

孟宅桥:此桥在上虞县丰惠镇。嘉泰《会稽志》载:“在县东南一里三十步,汉孟尝所居也。”此桥又称还珠桥。北宋诗人华镇有《还珠桥》诗:“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桥可能建成于汉,在北宋时仍在。此桥桥面已改为现代式,桥礅仍为古桥原物。

拜王桥:

建于唐、乾宁三年(896)的绍兴拜王桥系单孔五折边拱桥。据《越中杂识》记:“唐末,钱(缪) 武肃王平董昌,郡人拜谒于上,梁太祖即位于后封吴越王,故桥以拜王名。”

南宋代诗人阮阅的故事

阮阅,庐州舒城县人,字宏林,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他在宋代众多诗词名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擅长绝句,时有阮绝句之称。接下来我为你带来南宋代诗人阮阅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宋神宗元丰八年阮阅中进士,榜名阮美成,做过钱塘幕官,后以户部郎谪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元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

阮阅著作颇丰,史籍记载的有《松菊集》五卷、《郴江百咏》、《诗总》、《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另外,《全宋词》存诗六首、正德本《袁州志》有《重修郡城记》、《无讼堂诗序》及《宣凤道上题春波亭》七绝二首等。现已收集到的阮阅诗词及其序文142首。

《郴江百咏》是阮阅在郴州履职时所作的七绝诗结集。他在这部诗集中,对郴江的山水名胜,差不多作了全方位的描述,抒发他的.理想和情思。现将其序文及其中《白虎城》等8首录于下。

郴江百咏·序

郴,古桂阳郡陈迹。故事尽载图史,亦间见于名人才士歌咏。如杜子美《寄聂令入郴州》、韩退之《郴江柳子厚登北楼》、沈佺期《望仙山》、戴叔伦《过郴州》之类是也。山川寺庙之胜,城郭台谢之壮,未经品题者尚多,亦可惜尔。余官于郴三年,常欲补其阙,愧无大笔雅思可为。然固暇日时强作一二小诗,遂积至于百篇,虽不敢比迹前辈,使未尝到湖湘者观之,亦可知郴在荆楚自是一佳郡也。

白虎城

楚人未筑上游城,千古冤声尚不平。

雉堞已然无石虎,不知何用昔时名。

百丈山

萦迂鸟道少人通,只有豺狼夜过踪。

自衔崚嶒逾百丈,安知七十二高峰。

蔡伦宅

竹简韦编写六经,不知何用捣枯藤。

自从臼杵深藏后,采楮舂桑事已更。

潮井

朔月盈亏已可疑,随泉上下更难知。

钱塘江在吴山外,谁见来时与落时。

郴江

不分涓滴溉田畴,只有重滩碍巨舟。

险似瞿塘并赣水,岂能如鉴写清流。

寒泉

春欲为霜夏欲冰,一山寒气逼人清。

应知炎冷难同处,甘与汤泉各自生。

温泉

谁将炎势换清凉,可使澄泓作沸扬。

从赐骊山妃子沐,人间处处得温汤。

贪泉

玉洁冰寒彻底清,不因汲引有亏盈。

廉泉让水贪无异,空使地人恶此名。

题春波亭

数叶荷衣一短藜,春波亭上倚余晖。

无人会得诗中画,凭尽栏杆又独归。

阮阅的其他诗词作品大多散佚,从现已收集到的部分残稿中,可以看出他的诗词语言俚俗泼辣,坦率直露、语淡情深、拭尽铅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堪称元曲的先声。现将《无讼堂》等7首诗词句附录于后。

无讼堂

他时茇舍棠休剪,近日怀扉草已生。

自是索瘢求大察,却疑束矢听难明。

要知本乐农桑事,请看东郊垅上耕。

游虎丘

踏石青鞋滑,西风系小舟。

浅塘疏荇人,高树老藤秋。

行柳乱余兴,衰芜铺远愁。

萧萧晚城角,排日下林头。

无水不如三峡险,有山皆似七闽深。

万壑深连郴水出,千山高拥石门开。

卜算子

身如一叶舟,万事潮头起。水长船高一任伊,来往洪涛里。

潮落又潮生,今古长如此。后夜开尊独酌时,月满人千里。

锦堂春·留合肥林倅

江入重关,山围翠巘,湖边自古巢阳。正梅残林坞,冰洋池塘。

闻道当年父老,记梅福曾隐南昌。有长堤万柳,映囗参差,尽是甘棠。

眼儿媚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间。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31039.html

分享给朋友:

“春波亭在哪里 春波坊的历史” 的相关文章

晏殊哪个朝代的诗人(晏殊哪个朝代的诗人写的)

晏殊哪个朝代的诗人(晏殊哪个朝代的诗人写的)

晏殊是哪个朝代的 晏殊的简介 1、晏殊是北宋的。 2、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3、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

唐朝韩愈所说的水部是哪个部的简单介绍

唐朝韩愈所说的水部是哪个部的简单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唐朝韩愈所说的水部是哪个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

平惴膏熨牌多少钱的简单介绍

平惴膏熨牌多少钱的简单介绍

很多朋友对于平惴膏熨牌多少钱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有没有好用的卸妆湿巾推荐?最好是独立片装的,不要那种抽拉式的! 孑鞴澳榀稗憔氕医钹侍氕晋罔哝贡柳磅侗酝班利陴养暹悚队瑙貌仆谬瘳杓逯撺毓痄噪葬冰达够熏黛氵八廓卓滏媲疬釉罘蝾痦糌渑卩炔噙凹瘁莞擤旯旦约...

屈原湘君多少字(屈原 潇湘)

屈原湘君多少字(屈原 潇湘)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屈原湘君多少字,以及屈原 潇湘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屈原《九歌·湘君》的内容和意思是什么? 《九歌·湘君》    屈原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放船杜甫如何将情景融合(放船杜甫如何将情景融合起来)

放船杜甫如何将情景融合(放船杜甫如何将情景融合起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放船杜甫如何将情景融合,以及放船杜甫如何将情景融合起来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两首放船赏析答案大全 《放船》唐代 杜甫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

陆游如何写下幽居初夏(陆游如何写下幽居初夏的诗句)

陆游如何写下幽居初夏(陆游如何写下幽居初夏的诗句)

大家好,关于陆游如何写下幽居初夏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陆游如何写下幽居初夏的诗句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幽居初夏陆游赏析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八句诗前六写景,后二结情;全诗紧紧围绕“幽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