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内容

东溪玩月是写的哪里的 东溪玩月王昌龄

青丝绕手2023-04-21 08:30历史5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东溪玩月是写的哪里的,以及东溪玩月王昌龄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王维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赏析】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衡困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高拦早,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昌龄的送别诗

王昌龄的送别诗

1、《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8、《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戚雀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王昌龄送别诗有哪些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下面我们来看看王昌龄送别诗有哪些,欢迎阅读借鉴。

1、《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7、《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8、《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9、《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1、《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7、《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1、《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15、《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16、《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17、《送欧阳会稽之任》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18、《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19、《送人归江夏》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20、《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查慎行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作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赏析:

查慎行的这首七言律诗,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寓意率真、自然流畅,无引经据典,读来倍历启感亲切;采取以景入诗,借景寓情的手法,对眼前所见景物信手拈来,无不称妙;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中有画,画里藏诗;中二联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湘东驿的黄花渡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遵陆,指沿着陆路,走陆路。驿,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的人和过往官员中途换马或歇宿的地方;湘东驿,即是湘东(今湘东区,距萍乡城约40里)的黄花渡。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萍乡东部。现为芦溪县;从题目上来看,诗人开门见山地就把此次要写的范围锁定在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上的见闻。诗人为什么要锁定写这一路上的见闻?是什么引发了他如此高的兴致?具体要表达什么?他又要向世人与后人传递着什么信息呢?这不由得使我对他这首诗后面的内容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

首联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萍乡,当时称萍乡县(即现在的江西省萍乡市)。开头两句平白如话,衔接自然,因为从湘东到萍乡不是他要写的重点,所以就一笔带过,手法娴熟,真是叶落无痕,风过无声!此句大意是:我从黄花渡登岸后直接就踏上了去芦溪的路程,过了萍乡之后,路面渐渐低平。这里要说明的是,萍乡是在湘东与芦溪之间,地势略高于两地,萍乡的水的流向在我们当地叫两边倒,一边水往西经湘东流入湘江,另一边的水往东经芦溪流入赣江。正好是一东一西,故称两边倒。同一时代的萍乡知县胥绳武也有竹枝词为证:东去江西写官板,西下湘东装倒划。中五十里船不到,满路桐油兼苎麻,中五十里船不到,说的就是萍乡到芦溪这一段路没得船坐,只有步行。因此就有初白先生的行过萍乡路渐低和胥绳武的中五十里船不到就相互印证。

颌联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这是诗人所见到的最富有生机的景状之一。他边走边听边看:村子错落有致,时不时听到有鸡鸣狗叫声传入耳中,是那么的熟悉;河岸上绿草绒绒,看到的是出生不久的小鹅和小鸭在河两岸悠闲觅食,又是如此的恬静。这两句反映的是康熙年间人民历经战乱后②生活逐步稳定,社会经济日渐繁荣的实情。更渗烂孝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画。

吠犬鸣鸡侧耳听,乳鹅新鸭细一看,通过不同的感官,感受到一派祥和平静、清鲜的生活气息。后一句从新生命的勃勃生机中暗示着一个历经战乱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稳定的社会的来到,从乳鹅新鸭可以看出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欣赏与赞美。作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又博览群书的查慎行来说,对于国家的现况他是知道的,人民生活刚刚稳定他也是了解的。一个乳字和新字就足已表达了他对战乱后的社会重建充满了信心和希望,也才有了诗人面对这江南美好风光,借物寓情,赋诗吟唱的这份闲情逸致。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缫,煮茧抽丝,这里的丝缫比作春雨,说春雨下得象蚕丝那样银丝缕缕、绵绵不断。上联写的是动物,犬与鸡,鹅与鸭;此联写的是自然现象和植物。进一步展现江南水乡的特点。春雨密密细细而下,宛如缕缕银丝在你眼前飘动,给人以清凉和舒适的感受。一场春雨过后,水田里的水也蓄满了,禾苗长势喜人,禾苗的高度几乎与水面平齐,青绿的秧苗齐整整地就好象是谁用剪刀修剪过一样,清亮悦目。雨如丝缫,秧如刀剪,这两个比喻煞是丛稿贴切。原来是这里的优雅、迷人的景致引发了诗人的浓厚兴致,我不得不赞叹诗人对身边事物观察的细心程度,又心悦诚服的感叹诗人表达事物的精确到位。

犹与湖南风土似,春深无处不耕犁,湖南,紧临湘东,在萍乡的西部。萍乡与湖南均属楚地,风俗极为接近。全诗前三联都是写景,唯尾联才得出结论,指出此处的风俗习惯、气候与湖南近似。即使是现在,湖南人都还在称呼江西人为老表。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感:谷雨过后,处处桃红柳绿,犁铧翻土的农耕景象。牛在画中走,人在画里游,把江南水乡的农耕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诗中没说一个牛字,也没点一个人字,但读来就是牛耕在田、人声鼎沸热闹场景,好一幅如诗如梦的江南春耕图!果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来感同身受,过目难忘。叫人不得不赞叹初白先生的高超手法。

综观全诗,查慎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前两句写的是行程路线,诗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开门见山,点明了行程方向,不做任何粉饰。接着把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春耕图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体现了他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查为仁《莲坡诗话》)的艺术特色。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写景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查慎行在这首诗里用的是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两联堪称妙对。同时还传递着诗人的情感,他希望看到的而恰恰又正好被他看到的画面,为了表达这种激动的情感,诗人就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清朝初期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作者。对诗坛影响极大。难怪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说:梅村(吴伟业)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

王安石 葛溪驿

《葛溪驿》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释:

1、葛溪:今江西省弋阳县。

2、驿:驿站是古代官方设立的旅店。

3、缺月:不圆的月亮。

4、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5、未央:未尽。

6、明灭:忽明忽暗。

7、岁时:时光。

8、起:起来。

9、行人:诗人自指。

赏析:

这首诗写于1050年(宋仁宗皇佑二年)作者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诗中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诗人选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衰残的景象构成凄凉的秋景和孤寂的旅况,衬托出抱病的行人,从而表现羁旅独苦的处境和心情。纪昀评道:老健深稳,意境自殊不凡。三、四句细腻,后四句神力圆足。

葛溪在江西弋阳。驿是公家设立的车马站或招待过客休息所。人在病中最快感觉到风露的早来,梦中回家,总是不知山水路途的遥远。江湖沦落,人又在病中,最是想家,心境最是凄苦。梦中不知山水长,醒后更觉家乡的路遥。

清代诗论家贺裳说:读临川诗,常令人寻绎于语言之外,当其绝诣,实自可兴可观,不惟于古人无愧而已。(《载酒园诗话》)《葛溪驿》就是这类令人寻绎于语言之外的好诗之一。其写作时间,大约在1050年(皇祜二年)。

首联一落笔就从情上布景。缺月昏昏是诗人仰视窗外之所见。行役之人每于独眠客舍之夜间最易萌生思乡之情,当此之时,人地两疏,四顾寂寥;唯有天上的明月聊可与家人千里相共,故抬头望月,实为自来行人寄托乡思之一法。这首诗写月亦寓此意,而天公偏不作美,今夜悬挂于天庭的,竟是半轮缺月,且月色昏昏,犹如一团惨白的愁雾。漏未央是诗人侧耳枕上之所闻。诗人于扫兴之余,便希望早入梦乡。怎奈原先并不十分在意的漏壶,此刻也仿佛故意作难,滴水声似乎越来越响。这在不眠之人听来,又增添了烦乱,心绪愈益无法宁贴,未央两字,不仅暗示入夜巳深,且摹写诗人对漏声的敏感与厌烦心情如见,更兼一灯如豆,忽明忽暗,使孤寂的旅况更加使人难以为怀,而独卧秋床的诗人目不交睫、转辗反侧的苦颜,也就可想而知了。

首联虽为景语,而景中宛然有诗人自己在,故颔联便直接叙写羁旅的困顿和抒发乡思之愁。出句写旅夜的悲苦境遇有三重不堪。病中行役,体弱衣单,值此秋风萧瑟、玉露凋伤的凉夜,不仅肉体上有切肤透骨的寒意,而且连心灵也仿佛浸透在凄寒之中,《秋风引》的启发。刘诗云: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所谓最觉风露早,亦即刘诗最先闻之意。诗人以其超越常人的深情敏感去体察、品尝人间的苦果,自有一种超越常人的深悲极痛,三不堪。对句以恍惚的梦境写自己难以排遣的乡愁。大凡思家心切,总希望借梦境与家人团聚,但梦醒之后,往往更增怅惘空漠之感。此句虽未明言梦醒后的难堪,但最觉风露早五字已透露梦醒的原因,不知山水长五字正是梦醒后的感叹,而将无限惆怅之意,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刘熙载说:律诗既患旁生枝节,又患如琴瑟之专一。融贯变化,兼之斯善,(《艺概》卷二)这首诗上半篇写羁旅之愁,颈联便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出句坐感岁时歌慷慨,是说诗人一想到时势的艰难,连那无穷的乡愁和病身的凄寒都在所不顾,毅然坐起,情不自禁地慷慨悲歌。王安石是个爱国主义者。他自涉足仕途以后,对人民的贫困,国力的虚耗,政治上的种种积弊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社会危机。在此之前,他曾写了《省兵》、《读诏书》等关心政治与民瘼的诗篇,诗中慷慨陈词:贱术纵工难自献,心忧天下独君王。(《读诏书》)歌慷慨三字正是他心忧天下的具体写照。对句起看天地色凄凉,写诗人于壮怀激烈、郁愤难伸的情况下起身下床,徘徊窗下。小小的斗室装不下诗人的愁思,只好望着窗外的天地出神,但映入诗人眼帘的,也仅是一片凄凉的景色而已。此句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复借景色凄凉的天地包举团裹,勿使吐露,似达而郁,似直而曲,故有含蓄不尽之妙,综观中间两联,一写乡思,一写忧国之思,名虽为二,实可融贯为一,统称之为家国之思庐这正合上文所谓融贯变化,兼之斯善的要求。

尾联中的行人实即诗人自指。诗人握到天明,重登征途,顾视四野,仍无可供娱心悦目之事,唯有一片鸣蝉之声聒噪耳际。乱字形容蝉声的嘈杂烦乱,正所以衬托诗人心绪的百无聊赖。乱字之前着一更字,足见诗人夜来的种种新愁旧梦及凄苦慷慨之意仍萦绕心头,驱之不去,而耳际的蝉声重增其莫可名状的感慨,结句写秋蝉无知,以叶半黄的疏桐为乐国,自鸣得意,盲目乐观,诗人以此作为象喻,寄托他对于麻木浑噩的世人的悲悯,并借以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慨。

全诗以作者的深情敏感为契机,抒写了强烈的忧国忧家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顿挫盘纡而出,并显示其转折变化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能极金尽曲折往复之致。

梅尧臣 东溪

《东溪》

作者: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似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赏析:

在英才辈出的北宋前期,梅尧臣在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其创作实绩与尹洙一起成为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的左臂右膀。但梅尧臣仕途一直不顺,以门荫做过几任主簿、知县。科场上屡屡失意,直到皇佑三年(1051年)五十岁时,才得仁宗皇帝赐同进士出身。不料朝廷竟要他以太常博士的身份去监守永济仓,这个任命大出他的意料,不免令他灰心丧气,带着老之将至的感觉和疾病缠身的状况,却又无可奈何,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只好强压心中的怨气与不满,走马上任。

一年后,嫡母束氏年九十而亡。由于经济的拮据,竟无力雇船护柩归故里,多亏一位朋友帮忙,开后门调了一只运粮的官船给他。《东溪》大约就作于这次守制将要结束的那年(1055年)春天。

为母服丧,既不能外出远游,交友也不多,日子过得很宽闲。故乡宣城又是个令迁客骚人咏叹不绝的地方,无论谢朓还是李白抑或别的一些到过宣城的人都留下了遗迹。城外有两条小河,句溪和宛溪。宛溪即东溪,自南向北蜿蜒而去。但日子一长,仍不免感到无聊、焦躁。看看还有几个月守制就结束了,心里却愈加不平静,贺知章的近乡情更怯是不是也有一种事到临头的激动呢?每天无事,信步而游,也不知为什么脚步总往东溪而去。

一个人选了个僻静处坐下,觉得自己身处孤岛,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亲朋老友,或存或亡,或升或降,只有自己的生活仍无变化。他看到水中行进的船只着实艰难,一如这寂寥的日子,不知向何处去,很无赖。原来不是看水而是看船!水往北流,船往北行,思绪也投向北方。江南地方,秋水照例没有春水大,对常假舟楫长途跋涉的梅尧臣而言,春天是最好的赶路季节。可是不行,还要耐心等待几个月。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向为人称颂。看似写景,其实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激动澎湃、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绪。野鸭子在水中游累了,正在岸边打着盹,悠闲自在;岸边有一株年纪很老的树,冬天光秃秃的,衰老、丑陋,这时为春气所动,竟绽开朵朵鲜花,显示出勃勃生机。很愿意过一种闲适优雅,自由自在的生活,像鸭子那样;可那株老树更像自己。

春还不到最浓处。蒲草还只短短地长出一截,细绒绒的,很齐整,像被人剪过一般;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很洁净。自然的造化偏偏很刻意,很雕琢。一剪一筛似乎在有意提醒自己是生活在人世间。身为凡夫俗子,是极难超凡脱俗的。

于是结果可想而知,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应该说车马是虚写,疲才是实写。这两句点出了情与理之间的矛盾,把内心的冲突外化了。为什么用不厌而不用喜爱或不舍?李白在宣城作过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首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味道两样,差别全在两人观景时心境不同。李白面对敬亭山,会产生一种天地之间,唯我独存的幻觉,而梅尧臣是绝对不会有的。

从个人喜好上讲,眼前的景致确实令人百看不厌。可是梅尧臣不属于自己,他的缧绁太多。因此,明明对此情此景恋恋不舍,却压住心头的眷恋,用平淡无所谓的口吻道出句情虽不厌住不得。如一个玩童,虽十分贪恋野外趣味,天色将暝,家是一定要归的。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不回行不行?是很少想一想的。即便偶尔冒出这个念头,也很快自我湮灭了,因为潜意识中,这不回家的念头是要不得的。为什么要不得,照例也很少去想。梅尧臣已完全把自己融进那个社会集体,个人的喜好理所当然退避三舍,个人的取舍去留均应听命。所以他一开始就不敢让自己太贴近眼中景,生怕放纵了心中的感情,时时处处保持距离,把一件赏心乐事弄得别别扭扭,几近身心交瘁。几番反抗,几番挣扎,终挣不脱自身的社会意识织成的大网。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王维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赏析】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王维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王维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像,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歌,王孙自可留。

王维《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王维《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像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王维《东溪玩月》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像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王维《清如玉壶冰》

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

抱纤坦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余。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王维《赋得秋日悬清光》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像,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余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王维《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扩展阅读:其他诗人描写中秋节的唯美诗句

阳关曲·中秋作 词牌名:阳关曲枯竖和|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满江红·中秋寄远 词牌名:满江红|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牌名:水调歌头|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对月 朝代:唐朝|作者: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没盯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一剪梅·中秋元月 词牌名:一剪梅|朝代:宋朝|作者: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念奴娇·中秋 词牌名:念奴娇|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中秋月 朝代:宋朝|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东溪玩月(一作王维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东溪玩月(一作王维诗)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代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敏乱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信烂青霭残。

澄清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东溪玩月(一作王维诗)》作者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昌龄的其它作品

○ 芙蓉楼送辛渐

○ 出塞二首·其一

○ 从军行七首·其四

○ 采桥坦档莲曲

○ 出塞二首

○ 王昌龄更多作品

梅尧臣 东溪

《东溪》

作者: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似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赏析:

在英才辈出的北宋前期,梅尧臣在诗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其创作实绩与尹洙一起成为诗文革新领袖欧阳修的左臂右膀。但梅尧臣仕途一直不顺,以门荫做过几任主簿、知县。科场上屡屡失意,直到皇佑三年(1051年)五十岁时,才得仁宗皇帝赐同进士出身。不料朝廷竟要他以太常博士的身份去监守永济仓,这个任命大出他的意料,不免令他灰心丧气,带着老之将至的感觉和疾病缠身的状况,却又无可奈何,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只好强压心中的怨气与不满,走马上任。

一年后,嫡母束氏年九十而亡。由于经济的拮据,竟无力雇船护柩归故里,多亏一位朋友帮忙,开后门调了一只运粮的官船给他。《东溪》大约就作于这次守制将要结束的那年(1055年)春天。

为母服丧,既不能外出远游,交友也不多,日子过得很宽闲。故乡宣城又是个令迁客骚人咏叹不绝的地方,无论谢朓还是李白抑或别的一些到过宣城的人都留下了遗迹。城外有两条小河,句溪和宛溪。瞎孝亏宛溪即东溪,自南向北蜿蜒而去。但日子一长,仍不免感到无聊、焦躁。看看还有几个月守制就结束了,心里却愈加不平静,贺知章的近乡情更怯是不是也有一种事到临头的激动呢?每天无事,信步而游,也不知为什么脚步总往东溪而去。

一个人选了个僻静处坐下,觉得自己身处孤岛,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亲朋老友,或存或亡,或升或降,只有自己的生活仍无变化。他看到水中行进的船只着实艰难,一如这寂寥的日子,不知向何处去,很无赖。原来不是看水而是看船!水往北流,船往北行,思绪也投向北方。江南地方,秋水照例没有春磨神水大,对常假舟楫长途跋涉的梅尧臣而言,春天是最好的赶路季节。可是不行,还要耐心等待几个月。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向为人称颂。看似写景,其实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作者激动澎湃、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绪。野鸭子在水中游累了,正在岸边打着盹,悠闲自在;岸边有一株年纪很老的树,冬天光秃秃的,衰老、丑陋,这时为春气所动,竟绽开朵朵鲜花,显示出勃勃生机。很愿意过一种闲适优雅,自由自在的生活,像鸭子那样;可那株老树更像自己。

春还不到最浓处。蒲草还只短短地长出一截,细绒绒的,很齐整,像被人剪过一般;沙滩经过河水的无数次冲洗,像筛过似的,很洁净。自然的造化偏偏很刻意,很雕琢。一剪一筛似乎在有意提醒自己是生活在人世间。身为凡夫俗子,是极难超凡脱俗的。

于是结果可想而知,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应该说车马是虚写,疲才是实写。这两句点出了情与理之间的矛盾,把内心的冲突外化了。为什么用不厌而不用喜爱或不舍?李白在宣城作过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首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是味道两样,差别全在两人观景时心境不同。李白面对敬亭山,会产生一种天地之间,唯我独存的幻觉,而梅尧臣是绝对不会有的。慎颤

从个人喜好上讲,眼前的景致确实令人百看不厌。可是梅尧臣不属于自己,他的缧绁太多。因此,明明对此情此景恋恋不舍,却压住心头的眷恋,用平淡无所谓的口吻道出句情虽不厌住不得。如一个玩童,虽十分贪恋野外趣味,天色将暝,家是一定要归的。至于为什么一定要回家?不回行不行?是很少想一想的。即便偶尔冒出这个念头,也很快自我湮灭了,因为潜意识中,这不回家的念头是要不得的。为什么要不得,照例也很少去想。梅尧臣已完全把自己融进那个社会集体,个人的喜好理所当然退避三舍,个人的取舍去留均应听命。所以他一开始就不敢让自己太贴近眼中景,生怕放纵了心中的感情,时时处处保持距离,把一件赏心乐事弄得别别扭扭,几近身心交瘁。几番反抗,几番挣扎,终挣不脱自身的社会意识织成的大网。

梅尧臣 陶者

《陶者》

作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翻译: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

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

有些人寸指不沾泥土,

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赏析: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诗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诗》,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似不如寸字尖新,极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开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梅尧臣 鲁山山行

《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

1、鲁山:在今河南鲁山县。

2、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满意足。

3、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4、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5、幽径:小路。

6、熊升树:熊爬上树。

7、何许:何处,哪里。

8、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翻译: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

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

(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

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

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

云外传来一声鸡叫,

暗示着有人家,

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赏析: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本诗是作者梅尧臣登山的一个过程,首先表达的是登山抒怀的一种喜悦,看到奇美的景色作者感到无比的惊喜与心旷神怡,但是到了最后作者才发现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首联: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这就是开头两句诗的意思,说明所以要登鲁山游览,是因为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也就成行了。

颔联:优美的山峰波浪起伏,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所以说随处改。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如果在山中坐立不动,总是一个角度看山,好峰就不改了,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

因为秋天才有霜,霜冻使得树叶都落光了,使得山中的树木一棵棵都光秃秃的,好象空荡荡的。这种林空的感觉,是秋天才有的。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这一联勾画出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熊在爬树,鹿在饮水,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至、非常幽静的境界,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这最后一句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王维 东溪玩月(一作王昌龄诗)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赏析】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梅尧臣咏兰诗 。

东溪玩月是写的哪里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东溪玩月王昌龄、东溪玩月是写的哪里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站发布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59cha.com/ask/33082.html

分享给朋友:

“东溪玩月是写的哪里的 东溪玩月王昌龄” 的相关文章

方今失路欲如何(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

方今失路欲如何(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

今天给各位分享方今失路欲如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方今失路欲如何的意思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文言文翻译 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出自刺客列传专诸者,吴堂...

辛弃疾哪个朝代的诗人(辛弃疾哪个朝代的诗人写的)

辛弃疾哪个朝代的诗人(辛弃疾哪个朝代的诗人写的)

今天给各位分享辛弃疾哪个朝代的诗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辛弃疾哪个朝代的诗人写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辛弃疾是南宋诗人。辛弃疾,原字坦夫,后启字幼安,号稼轩,于1140年5月28日出生,1207年10月3日去世,是南宋著名的豪放...

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我们一生有多长来不及惆怅)

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我们一生有多长来不及惆怅)

今天给各位分享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们一生有多长来不及惆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常圆,春色易为老!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这一辈子惆怅的感情有多少,月亮不常圆,春天的景色也容易老去。形容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情容易消...

张说说哪个朝代的(张是哪个朝代的人)

张说说哪个朝代的(张是哪个朝代的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张说说哪个朝代的,以及张是哪个朝代的人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百家姓“张”起源于哪个朝代?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典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典故)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典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作者: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

断弦纽如何拔(吉他弦断怎么接)

断弦纽如何拔(吉他弦断怎么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断弦纽如何拔,以及吉他弦断怎么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这种吉他断弦小帽怎么取出? 原来版的木吉他,是这样取法的,1:放松所有的弦,手伸进音孔去,摸索寻找到弦小帽眼区,找到了就拔出来,再装弦调音。吉他弦断了怎么办? 需要重新换弦,可以在网上买到。换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